又连忙拉着胡经理,紧急商量扩充夜班的事。之前因为事情多,加工厂只排了白天两班,现在看起来,扩大生产,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其他所有事情,都必须往后排。
说着说着,胡秀英脸上突然露出了恍惚的神色:“老板,店里的生意,后面也能一直这么好?”
邵翡摇头说不知道。
她自己也说不清,今天的热卖究竞是个偶然,还是以后的常态。按理来说,任何热销商品都会渐渐走向沉寂,问题是,她连今天的热度是怎么这么快就起来的,都说不清楚。
邵翡现在脑袋也是昏昏沉沉的,还觉得刚才的一切,像是个突然来临,又突然消失的梦。
只留下一间空空荡荡的店,仿佛还没开张。她甚至来不及担忧明天有多少客人上门一一真正的麻烦是,以现在的生产效率,明天能不能开张都是个问题。
这点,她倒是跟胡秀英想到一处去了。
毕竟刚才为了补货,就连今天上午刚生产好,还没来得及包装的新品,也全都一股脑的端了出来。
结果连半个小时都没撑住。
今天下午的产量,够明天卖一个上午吗?
邵翡对此表示怀疑。
走在这条熟悉的老街上,张卫国只觉得百感交集。少年时代,他在这边当过好几年的学徒工,也见识过老街最繁华的年景。可惜,随着码头东迁,曾经的繁华如烟消散,再后来,连水运都渐渐没落了,他也从一个码头工人,变成了供销社的采购员,后来又当了单位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下海经商,成了别人口里的张老板。荷包是鼓了,头也秃了,转身回望少年时代,只觉得分外怀念。前段时间,他在省城认识了一个年轻同乡,年纪不大,人很机灵,也擅长钻营,他当时就觉得,这个大妹子不得了,以后是个人物。果然没多久,就听说这人自己开厂开店了,所图还不小,刚做起来的厂子,竞然就把目标,放在了最近刚兴起的高端商场。既然是高端,选货自然格外挑剔,一般的杂牌根本入不了眼,更何况还是一家完全没打开知名度的新厂。
张卫国第一次听说这事,就忍不住笑起来,无奈这个叫邵翡的同乡,三番两次主动过来拜访,态度诚恳又不失风度,叫他很难拒绝。更重要的是,他听说,这家新厂,还有同品牌的精品店,就开在老街上。对此,张卫国的第一反应是狐疑。
就算他很多年没回过老街了,也知道那边早就萧条没落,只剩几家杂货和餐饮店,勉强维生。
在那么一条老街上,开一家精品店?
张卫国都忍不住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了。
这年轻姑娘的脑子,似乎也没有他之前以为的那么机灵。想归这么想,张卫国到底被勾起了乡情,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去老街上看一看。
一路走过来,他很快注意到,老街上的人气,比他之前以为的,似乎要更热闹些。
唯一奇怪的是,这些人都跟自己反向而行,是从老街上出去,而往里走的人,却只有他一个。
张卫国忍不住仔细观察起来:
这些人里年轻人不少,以女性居多,看起来像是在这附近上班的年轻女职工,一个个手挽着手,亲密的聊着天,有些人手里提着小袋子,脸上带笑,看起来心情明朗,也有些两手空空,脸上的神色,也显然没有那么愉快。他定睛去看那些粉红色的袋子,看起来像是某个商家特意定制的礼品袋,上面有图有字,可惜他老眼昏花,看不大清楚。难不成这条老街上,还开了个热门店铺?那那个邵翡把店开在这里,就可以理解了。
张卫国神情微霁,觉得自己的眼光,或许并没有出错。他继续往里走,很快,就看到了今天的目的地:方圆精品店。只不过这家店…是还没开张?
他走到店门口,只见大门紧锁,连一个人都没看见。不对呀,那个同乡明明说了,她的店就是今天开张,还特地选了个吉时,好像是上午10点多。
张卫国再看一眼手腕上的机械表,现在才下午3点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这么早关门。
他再看一圈周围,地面上有红纸屑,门边还摆着个花篮,写的正是开业大吉。
难不成,是生意太差,开门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关门了?他脑子里闪过一个猜测,又觉得再怎么也不至于。就凭他刚才看到的人流量,这条街上的生意,应该不会太差……不对啊,人呢?怎么全不见了?
他终于发现,随着那一波人潮过去,老街重新清静下来,行人稀少,开张的店铺也极少。
果然还是他印象里那副荒凉落魄的样子。
刚才,难不成是见鬼了?
张卫国虽然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这时候,也忍不住有点紧张。正在他犹豫是走是留的时候,精品店的大门被人吱呀呀地推开,一个中年男人,拿着一把大扫帚,从门里走出来,然后用力挥舞着扫帚,开始清理地上的纸屑果皮。
看见张卫国站在门口,他挥挥手:“今天的货都卖完了,明天记得赶早。”张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