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19章
19
“我以前听当地的同事提过,这条街再往前连着古码头,一度非常繁荣,那时候街两边全是店铺,比现在的文化街还热闹,可惜后来水路萧条,连带着这条老街,也一起没落了。"钱依依挽着闺蜜袁帆的手,一路讲古。虽然因为年久失修,这条老街上的房子多半都破落了,可只要仔细去看,飞檐瓦当,雕龙画凤的门墙头,哪怕很多都被风化侵蚀了,还是隐隐能够看出当年繁华过的痕迹。
“那也不应该选在这种地方开店。"袁帆抿抿嘴,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还好那家传说中的精品店藏得不算深,转个弯,两人远远就看见一家店,门口不少人,门上的牌匾做得很大,古香古色却又鲜亮打眼,当中几个金色的大字,可不就是她们两个找的那家精品店。
再往前走,只看到一地红纸,店里的人却不算多,多半都是看热闹的。两个女孩子却忍不住眼前一亮。
只说装潢,在整个江州,都难得看到一家这么古典又洋气的店。说它古典,是因为无论这个店的招牌,大门,门前的青砖石阶,又或者店里的布置,都很完美的跟这条百年老街融为一体,一点不显得突兀。说它洋气,则是因为这家精品店虽然用了很多传统元素,但明显做过改良,更贴近现代年轻人的审美。
门厅大气,光线充足,简化过的云龙纹和饕餮纹既古朴,又讨喜。这两个年轻人,在江州市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的女青年,钱依依在省城念过大学,她闺蜜袁帆还去过京城,逛过大名鼎鼎的紫禁城,可那时候,也只觉得那座古代皇城辉煌大气,高高在上,那些古代皇宫贵族的衣着服饰,就算再精到致奢华,也是老黄历了,不接地气。
可这家店,明明也用了很多古代元素,却日常得多,让人并不会觉得有什么距离感。
袁帆正经学过美术设计,知道这其中的难度,这时候她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家店的设计师真是不得了,要么师从哪位大家,要么就是真正的天才。
“我一定要跟这家店的设计师好好聊聊!"她的眼睛已经放起了光。前几天,部门领导开会的时候还提过,他们作为宣传部门,要多发扬当地的特色,但又不能老是炒剩饭,尤其她们这些年轻人更要放开思路,多找一些有价值的新亮点去写。
袁帆一直不知道新亮点该是什么样的,可看到这家才开张,名声还不显的小店,又觉得,这种就还挺有意思的。
跟设计师聊一聊,说不定,自己的灵感就出来了。钱依依这时候的注意力,却已经被架子上的货品给吸引住了。这家精品店的面积不算大,空间利用却很奢侈,货架只有四个,还不像其他店那样,满满当当,只恨堆得不够多。
这家精品店的货架也是特意定制的木架,用的是红酸枝木,只上了一层清漆,原木上的结疤和纹理还保留着,看起来很有意趣。原本普普通通,只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首饰,往这种架子上一摆,顿时显得身价倍增,跟一般的地摊货,拉开了显著的差距。正中的那个木架上,放着十来款首饰,其中最多的是头饰,项链耳环也各有几款,还有薄纱的小披肩,颜色清透的丝巾,款式不多,但摆放有序,一眼看过去,就觉得莫名协调,还特别夺人眼球。如今加工厂生产能力有限,造出来的款式顶多只能填满这一个木架,另外三个木架上,则是邵翡精心挑选的其他货品,有手工木雕,真丝团扇,香木摆件,檀香木珠串等等,放在若干年后,都是些在全国各地景区泛滥的畅销货,不过这时候,这类东西更多还是出现在正经的外贸商店,用来赚外汇。以邵翡的本钱,当然买不起那些真正精雕细刻,大师手作的高档货,但是进一些中低成本的同类商品,用来填充货架,也花不了多少钱一-这个年代,诸如电视机小汽车之类的工业品,价格贵得上天,传统的手工艺品倒是比后世廉价得多,也没那么受重视。
不过就算再不受重视,毕竟不是流水线上的大路货,光是放在那里,一眼就觉得贵。
她所以进这些,一是因为货架空敞着,实在难看,二也是为了利用这些东西,给自己的新货添光加彩一一要按照学术点的说法,这就叫锚定效应:利用其他手工艺品的高价,凸显她方圆牌的产品,确实值这个定价。可惜对现在的钱依依来说,这大概属于媚眼做给瞎子看。小姑娘压根没仔细看后面三排陪衬,她的注意力,全被头一个架子上的新品吸引住了。
精致的丝绒雪纺,栩栩如生仿佛花瓣上还凝着露水的仿真花,贝母和珠串攒成的各种头花……
传统的样式,再搭配上花瓣,星月,以及蝴蝶结之类的元素,硬是被邵翡玩出了花一-其实就是站在时代巨人的肩膀上,选出了那些20年后,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喜欢的款式。
也就是俗称的,爆款。
在那个商业爆炸的年代,都很容易形成一阵风潮的样式,放到商业刚进入起步阶段的现在,简直就跟王炸差不多。
清纯活泼,审美不错,但还没来得及经历商品大爆炸洗礼的钱依依,迅速就被这些前所未有的新款式俘虏了。
她在艺术上不像闺蜜那么有造诣,也说不出太多的溢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