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5 章(1 / 2)

第95章第95章

晚上,王熙凤和贾琏夜话,道:“账上的银子不够使,我看太太的意思,是打定主意要和亲戚们借银子,不知道大老爷和二老爷是怎么想的?”贾琏才从前头书房和贾赦贾政商议回来,笑道:“能怎么想?自然是和太太想的一样。娘娘起来了,家里还会缺钱吗,底下那些小官小商户哪个不上赶着来给家里送钱?不说底下人送钱、找亲戚借钱,就说老太太和大老爷二老爷,哪个房里不堆着成箱的银子?山穷水尽之时,我就不信他们能狠得下心,不拿出一点儿来接济家里。"<1

园子是一定要盖的,不仅仅是为着娘娘的脸面,更是为着家里人都能沾到好处。

贾琏突然想起个事,道:“我记得赵妈妈说过她家里两个儿子还没差事,你看着有什么合适的差事,让赵家兄弟去做。赵妈妈是我奶母,奶了我一场,平日里也安分乖觉,给她一个面子也是应该的。”王熙凤扫了他一眼,笑道:“这还用得着你来说,赵妈妈都来谢过我了。“贾琏在外荤素不忌,勾搭的都是别人的婆娘,难得回家和王熙凤卧在一张床上,一点豆大的烛火下,王熙凤白日的威风凶悍都变成了柔媚风情,不免心猿意马,抱住她就要行事。

王熙凤还惦记着银钱的事,用手挡住他,问道:“大老爷着人来说看中了四幅古画,娘娘省亲那日挂出来正好,非说要买,可账上如何你也知道,你说是支银子买还是先拖着?”

贾赦说要买的古画,买了自然是贾赦的,只是有需要的时候摆出来罢了。“拖什么,有银子就花,横竖家里断不了炊。”火

明瑶华不知道贾家的打算,她在家里忙着见柯姑姑-一苏嬷嬷举荐来当她铺子掌柜的退休宫女,约摸四十出头的年纪,伺候过太上皇的妃嫔,只是伺候的主子没了,宫里各处都不缺人手,她只能守着空宫殿,日子没奔头,恰好遇上皇后说要放一批人出宫,她就请求人把她的名字也记上,顺利出了宫。明瑶华试了她认字记账的能力,都不错,就好奇问道:“柯姑姑是在宫里学会认字的,还是幼时在家里学会认字的?"柯姑姑笑道:“回奶奶的话,奴婢是在宫里学会认字的,奴婢小时候在慈幼院长大,运气好,才能进了宫,又被分到当时皇上的妃嫔身边伺候,日子久了,攒了些资历,才有人来教奴婢识字记账。明瑶华顿觉失言,提起了柯姑姑的伤心事。宫里能被教导读书识字,又能平安出宫的人都会察言观色,柯姑姑笑道:“奶奶不必多想,奴婢的苦日子都过去了,要是不被父母丢弃,说不得早就饿死了,在慈幼院好歹饿不死,又进了宫,几十年来吃饱穿暖,比同龄人好了不知多少倍。”

慈幼院,石绣娘收养的玉兰和玉竹就是慈幼院的弃婴孤女,也跟着上京了。明瑶华还没去过慈幼院,但这个朝代,慈幼院里大多是被遗弃的女婴。想到女婴,不免想到好姐儿,爱屋及乌之下,明瑶华定了主意,要买些衣裳吃食送去慈幼院。1

另一边,来林家借钱的是贾琏夫妻已经到了门口。贾琏上次来林家,只在门口转了下,认个门。此时不免庆幸,上次贾赦命他送表弟一行人回家,兼送回礼,不然,连林家的大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还指着上门借钱,说出去实在难听。林家看门的小子虽然不认得贾琏夫妻,但看了帖子,就将他们先请进家里,再去禀告家里大爷和大奶奶。

林明霁在书房看《登科录》《会试墨卷》,听到下人来报,便让请贾琏来到书房,至于王熙凤便请到后院。

贾琏进了林家书房,看到屋内到处都是书,还能嗅到墨汁的香气,不由暗叹,怪道听人说书香门第,果然是有书有香。林明霁请贾琏坐下,互相寒暄,很快,下人上了热茶,贾琏道:“表弟,愚兄今日上门,乃是有件难事。”

说着就将元春封妃、盖园子、账上钱不趁手等事一一说了,而后才道:“实在是没法子,这才来求表弟帮衬,好歹借个十万两银子,好让家里能渡过这个难关。"<3

只说借钱,全然没说什么时候还,怎么还。<1林明霁也不说借还是不借,而是疑惑道:“我记得表兄比我大几岁,奔着而立之年去了,府里二老爷在表兄这个年纪,已然在工部任职了。表兄是长房长子,如今贤德妃处于好时候,贤德妃的胞弟年纪尚小,正是表兄设法谋个一官半职的好时机,怎么表兄反而耽于家族庶务?这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贾琏不妨被问到内心深处,一时不知如何做答。他是二十五六的人,成了家,有了孩子,俗话说成家立业,哪能没想过谋个官儿,封妻荫子,尤其是隔壁宁国府的贾蓉都谋了个五品的龙禁卫,他是当叔叔的,却还是个白身。

林明霁又道:“表兄若要科举为官或是军功为官,是有些难,但花万儿八千银子,捐个知县,主政一地,造福百姓,未尝不可。我看表兄在做实事上,比一般人都强,只在家里忙活家族庶务,实在是大材小用。何况,满京城里打听打听,家族繁盛的人家,谁家的庶务不是旁支族人打理的?”依林明霁所听所看,在当官上,贾琏或许比贾政还强些。贾琏得了林明霁的一通夸赞,心里舒坦,又被他所说的主政一地,造福百姓说得动了心,但还惦记着盖园子的事,也舍不得离开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