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上的孩子没了,老四的孩子就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了。母妃你说,皇上会不会需要一个人制衡老四?”论子嗣,瑞安亲王膝下一儿一女,俱是两岁出头。论身份,瑞安亲王也是皇上手足。
皇上若想防着忠顺亲王,将瑞安亲王提起来,是最好的选择。甄太妃还是觉得不妥:“这样的无稽之谈,皇上能往心里去?”瑞安亲王嗤笑道:“母妃,你也知道那是皇上。皇帝多疑,你还没从我父皇身上学到这一点吗?这次皇上不往心心里去,下次呢?”假如御史没有上奏弹劾,洪熙帝也许不会往心里去,但有些事是不能说的,一旦有人提出来,洪熙帝再怎么和忠顺亲王兄弟情深,心里也忍不住琢磨,御史弹劾之事会有几分发生的可能?
乾阳殿内,洪熙帝挥退宫人,独自待在殿内。大皇子的喉疾,迟迟寻不到名医治愈,二皇子再有个好歹,他膝下岂不是一个可用的儿子都没了?
若说再生一个,谁能保证生下来的一定是儿子,一定能健康长大?而大皇子喉疾之事,忠顺亲王一家都是知道的,以往给大皇子诊治的名医就有几个是忠顺亲王找来的。
难道……
不,那是他的亲弟弟,怀疑谁也不能怀疑他的同母弟弟,不然岂不是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洪熙帝凝眉沉思,杜御史原是太上皇的人,后来投靠了瑞安亲王,瑞安亲王大费周章的安排御史弹劾忠顺亲王,目的地何在?洪熙帝以瑞安亲王的身份得失推敲,突然又惊又喜,对殿外大喊:“夏守忠!"<1
夏守忠靠在门柱上,闻言连忙理理衣物,进了殿内,“皇上?”洪熙帝低声道:“你派人暗中调查太上皇这些日子请医吃药的次数,能查到太上皇的脉案最好,若是不好查,就从甄太妃处入手,太上皇若有不好,甄太妃免不了担惊受怕,脉案和饮食都和以往有出入才是。"<3太上皇余威尤在,所住的太极殿里里外外都极严实,洪熙帝此前不敢查,到了今日,虽然还是不敢明着查,暗地里悄悄查还是可以的。夏守忠应下,没有立即出去,犹豫了下,道:“忠顺亲王方才来了,在外头下跪请罪,他还让奴婢不要和您说起。”洪熙帝捏捏眉心,道:“让他回去,在府里待着,无事不许外出。”要是出去外头和人发生争执,御史更有弹劾忠顺亲王的由头了。不过三五日,忠顺王府就从宾客盈门到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晚间,林家人坐在一处用了晚膳,便说起此事。明瑶华忧愁道:“也不知这事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兰姐姐在扬州,万一听到了风声,不知多焦心。”
理智上,她知道忠顺王府倒不了,但情感上的担忧无法避免。清晖院侧间摆放着两个炭盆,黛玉边往炭盆里埋栗子边道:“嫂子别太担心了,此事对于忠顺王府来说,不过是破一点皮罢了,御史捕风捉影,没有证据没有定论的事情,只要皇上不理会,过一阵子就不会有人提起了。”林明霁坐在炕上教好姐儿说话,笑道:“你嫂子是关心则乱。”屋内伺候的都是林家的家生子,黛玉道:“忠顺王府到底是如何,还是要看皇上的两个皇子如何。大皇子和二皇子都聪明康健,忠顺王爷会是大景首屈一指的权贵,若两个皇子都有大的不足之处,不足以继承大统,忠顺王爷就少有安宁的日子了。但现在一切还早得很,至少三五年间,忠顺王府不会有大的变故。林明霁十分意外地看着黛玉,他在扬州时多是在府学,和黛玉相处的少,知道黛玉聪慧,已然通读四书五经,和明甫光也能谈论读书上的事,却不知她小小年纪,竞能想到这么远。
怪不得父亲对黛玉珍爱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