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一间铺子
扬州小东门的一间铺子门口,鞭炮噼里啪啦,舞狮灵巧地做出各种动作,吸引来了一大群路人围观。
明瑶华的第一间铺子开业了。
早在十天前,她就让许成出面,以每人每日五文钱,外加十块猪油糕的好处,请了一群小孩子走街串巷地传唱她写的顺口溜。加上开业当天的鞭炮和舞狮,这般热闹之下,洛神坊的目标客户大多知道了这间铺子的存在。
明瑶华并没有特意掩藏她是洛神坊背后东家的事实,外头人不知道,但知府推官这样的官员,是一查就能查出来的。胭脂、香料、绣坊这类生意,天然就是后宅官太太的安全经营范围,就是被知道了无事,谁家官太太没有一两间打着下人或是娘家人名义经营的铺子呢?明瑶华在铺子后面坐了一会儿,看着渐渐衣着鲜亮的妇人带着丫鬟进来,范掌柜和经过训练的侍女们迎上去,很快做成了第一笔生意。明瑶华在后面隔着看铺子里的情形,站了半个时辰,她也不觉得腿酸,只有满心的喜悦。
等到铺子的繁忙告一段落,她才带着丫鬟走出去,笑道:“范掌柜,这间铺子就交给你管着了。”
范掌柜此前也担忧做不好,今日才开张,就陆陆续续有客人上门,她眉眼都舒展开来,笑道:“奶奶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铺面掌柜都是有分红的,铺子赚得越多,铺面掌柜的分红就越多。只是,铺子里一水儿穿着浅色衣裙的侍女们,似乎多了些?等到客人稳定下来,她就怕人多事少,闲着闹出不快来。范掌柜不知明瑶华预备在别处开分店,到时自会将一部分侍女调走。她只暗自担心。
不过她也没有立即说出来,打算等哪天侍女们有了闹矛盾的苗头,再和明瑶华说此事。
明瑶华在铺子里看了一圈,选了一个锦盒,眼底都是笑意,对范掌柜道:“我也买一份,掌柜的权当我是进店来的客人。”范掌柜立刻换上一副笑脸,配合地道:“太太的眼光好,一眼就选中了这个锦盒。”
她把明瑶华当做陌生客人,殷勤地打开盒子道:“太太请看,这里头有匹块香皂,两串香珠,两个香囊,只收您十二两银子。虽说单买香皂和香珠也是二两银子一件,但若是单买,只能用棉纸给您装起来,锦盒里头盛放香皂的白瓷盒子是没有的。”
此时正好有一个妇人带着婢女进来,手腕上戴着一对精致的金镯子,其他得空的侍女去招待她。
范掌柜继续和明瑶华道:“您瞧瞧,这盒子上头的小孔正是对应花香的纹样,香味能透出来,您买回去,放在衣箱里,衣裳也能染上淡淡的花香了。”“锦盒里头的茶皂,原料用的是西湖龙井茶,不拘是您自用,还是给您家里的夫君儿子使,都是极好的。”
明瑶华笑道:“清风,给十二两银子给范掌柜。”那妇人抬着下巴道:“那位太太买的什么,拿一份给我也看看。”清风给了银子,跟在明瑶华身后出去,在门口和朗月面对面,忍不住笑出来。
那位太太还以为她们也是客人嘞。
明瑶华在铺子门口仰头看着上面的牌匾,嘴角上扬,真心高兴的时候嘴角的笑意是抑制不住的。
她笑得嘴角都酸了,还是忍不住笑,心中充满了自豪,可惜林明霁在金陵,不能和他分享自己的喜悦。
明瑶华揉了揉脸颊,道:“回家吧。”
林明霁不在,她可以和好姐儿说。
清风便去旁边巷子叫许成驾车出来,只朗月提着锦盒跟在明瑶华身边,一个站在前面,一个站在身侧。
普通百姓不大会从站立的位置分辨谁是主子谁是奴婢,但他们会看衣着打扮。
明瑶华穿着有大片精美绣花、眼色鲜亮的衣裳,头上的首饰有金子有珍珠,耳边是玉坠子,一看就是贵人的架势,大庭广众之下,就是泼皮无赖也不敢上前招惹,唯恐得罪了人。
人群里却比泼皮无赖更有胆子的人,看着明瑶华的富家太太打扮,眼里冒出饿狗扑肉的凶光。
正是明老爹同祖父的堂兄,明立辉。
他已经是五十开外的年纪,头发里掺着些许白丝,穿着粗布衣服,在人群里小心蜷着身子,手脚畏缩。
在看到明瑶华的那一瞬间,他立刻直起了腰身,泛黄的眼珠子眨了眨,终于确认了这个富太太就是他的侄女儿。
好啊,好啊!
侄女儿富贵了好啊!
他是她的亲伯父,侄女儿发达了可不能忘本啊。当年他的堂弟丧父,要不是他家里里外外的帮衬,哪里有明立诚读书做官的好日子?
明立诚死了,他的女儿报答他家,不是应当的吗?大家都是亲戚,留着同一个祖宗的血脉。
“你走不走,不走滚边上去,别在路中间挡道。"路人怒道。明立辉忙弯腰道:“对不住,对不住。”
明立辉十二岁的大孙子从前边跑回来道:“爷,你咋愣在这儿,我爹拉着粮食可累了,你咋不帮着在后头推一把,就干站着?”明立辉有三个儿子,两个孙子,他年轻时在家里说一不二,但随着年纪渐大,兼之明老爹死了,他在家里的威严骤减,就连底下的孙子对他说话也不大客气了。
你道为何?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