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红楼之黛玉长嫂> 家里来人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家里来人了(3 / 4)

五岁幼儿,被带着去往京城了。更具体的消息就查问不到了。京城大,权贵多,找人就像大海里捞一粒沙子,找不找得到不好说。所以我不知该如何开口。”石绣娘又要哭,赶紧用茶水打湿帕子擦了擦眼睛,过了一会儿,她坚定道:“她是我这辈子唯一的骨肉,我不管能不能找到,活着我要找到人,死了我也要找到我女孩儿的尸骨。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直到我死,我不会放弃的。”

石绣娘的这份决心给了明瑶华极大的震撼,此时再多说什么都是不必要的,她只是说:“希望苍天有眼,能让你们母女早日团聚。”石绣娘站起身,给明瑶华行了一礼,道:“一时半会儿我也不知该求谁,我知道您如今是巡盐御史家的当家奶奶,又是好心人,就厚着脸皮求您帮我介绍一条可靠的船,我要去京城找我的女儿。”明瑶华道:“若是……

石绣娘充满期盼地笑道:“我在南直隶这一块已经找了六年了,没有一点儿消息。也许命中注定,我合该在京城和女儿相聚呢。”明瑶华蹙眉:“你去到京城,如何谋生呢?”石绣娘道:“我有些积蓄,也有手艺,到了京城先租个地方住下,以后如何,再慢慢说吧。”

明瑶华看了看另一侧两个学劈线的小姑娘,忽然注意到那边的桌上有条新鲜样式的裙子。

她走过去,仔细看了看,问道:“这是什么裙子?”石绣娘跟着走过去,笑道:“这是今年江南时兴的堆纱裙,裙子上除了堆纱花,还配以珠绣,用珍珠点缀,或是金丝银线勾勒花纹,这条裙子是一位盐商太太订的。”

这倒是巧了,堆纱裙二字一出,明瑶华想到周瑞送宫花事件,想到黛玉初进荣国府王夫人说的那句“随手拿两个给你妹妹裁衣裳”,原来只有五分想帮石绣娘的心思,立即变成了十分的意愿。

送贡品的官船并不是卸了贡品就立即南下,还要在京城休整一番,等过了中秋,在八月下旬,或是九月初才能南下。而要接黛玉回家,自然不能只派个管家出面,尤其是,对贾老夫人而言,她这个非贾敏生的庶子的媳妇,无论做什么都有得挑剔。既然如此,她就借平昌郡主的东风,请平昌郡主帮忙介绍两个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

还有曾经伺候过黛玉、如今还守着漱玉轩的丫鬟们,一并送去荣国府。现在看来,还可以添上一个针线上的人。

与石绣娘说了之后,石绣娘连声应好。

只是在国公府待上半个月一个月的,给小姐做衣裳,一来她可以赚一笔丰厚的银子,二来她有了落脚的地方,可以慢慢寻地方租房子。只是去国公府,她收养的两个丫头却不好带着去。明瑶华笑道:“这好办,我看她们已经会劈线绣花了,再不济也能打络子,可以先住在我家里,我按月给她们发月钱。”如此,再好不过。

不过石绣娘到底是外头人,在签订雇佣契约之前,明瑶华先将此事告知林如海,林如海派人查了石绣娘的底细,确实清白无误,方正式签了契约。六月底,数艘大船载满贡品,离开码头,扬帆北上。林管家带着四个小厮,四个丫鬟,一个石绣娘,还有十几箱子的扬州特产,一并上京。

林管家手里还有一张平昌郡主给的帖子,两个宫里出来的嬷嬷已经在忠顺王府侯着了。

自从船离了扬州,林如海望眼欲穿,恨不得第二天女儿就能出现在他面前。明瑶华也望眼欲穿,恨不得林妹妹第二天就能出现在她面前。只有林明霁和明甫光,一如往常。

进了八月,林管家一行人终于到了京城,林管家带着人先去林家在京城的宅子休整。

次日去了一趟忠顺王府接嬷嬷,两个嬷嬷瞧着进退有度,脾性温和,林管家放心了。

要是那等严苛的,他还真不敢立即就把人放在小姐身边。又过了两日,坐了一个多月船的丫鬟小子们都恢复了精神,林管家带着一应丫鬟嬷嬷和礼品前往荣国府。

荣国府

周瑞家的捧着一匣子宫花自梨香院出来,暗自思忖,甄大太太的消息不应该出错,林姑爷还不知是什么情况,何必为了林姑娘的脸面而受累跑一大圈?于是顺着最方便的路径,先去了府中三位姑娘处,匣子里的十二枝宫花,三位姑娘各挑了两朵。

再去管家奶奶处,与琏二奶奶选了四朵,最后捧着剩下的两朵,去寻林姑娘。

她一进门,就看到宝二爷和林姑娘亲亲热热的在玩九连环,她打开匣子走过去,脸上堆笑道:“姑娘在和宝二爷顽呢!”宝玉放下九连环,看着匣子道:“周姐姐来了,这是什么?”周瑞家的道:“我才去了薛姨太太家里,这是薛姨太太让我带给姑娘的宫制堆纱花,说是比外头制的精巧。姑娘且看看。”匣子里孤零零地摆着两朵花儿,宝玉好奇地拿起一枝,黛玉手上还拿着九连环,看了一眼宝玉手里的宫花,问道:“这是姨妈单给我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

周瑞家的躬身笑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看了一眼周瑞家的,似笑非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周瑞家的脸色僵了一瞬,宝玉看情形不好,忙打圆场,“既然东西送到了,周姐姐就先去忙你的吧。”

周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