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名单,明瑶华又对着最近两年的礼单研究一下,大致拟出一份请客名单,只等着林如海回来过目。楚明霁和林如海去苏州的前一晚,明瑶华就和弟弟住到林家宅子的东院。明甫光照旧住在院子的东厢房。
至于花椒娘,暂时还住在金鱼巷,明瑶华打算让她帮着管理药皂作坊。她和花椒娘说了,花椒娘眉开眼笑地连声说愿意。当厨娘哪里比得上当小管事有前途?傻子都知道怎么选。火
宴会的名头是林盐运使府上的牡丹花开得好,邀请大家赏花赋诗。实际是为了什么,消息灵通的基本都知道了。毕竞林如海请公假的理由就是带儿子回老家上族谱。周太太收到帖子,又惊又喜,几乎要晕过去,两淮盐官,又有权又有钱的肥差,她的儿子竟然能和巡盐御史家的孩子交好!这真是,真是祖宗保佑啊。
周夫子同样满脸欣喜,和周太太道:“怪不得明霁那孩子读书机灵,原来他的父亲是林大人,林大人可是探花出身,明霁是他的孩子,读书好是应该的。周太太道:“你光看他父亲是探花了,你怎么不说他的老师也是二甲进士呢?”
周夫子也想起了昔日有几分交情的友人,羡慕道:“真是苍天注定,老明在几十个人里选定的徒弟,死前托孤的女婿,竟然是林大人的儿子。我怎么就没这份运道呢?″
周太太白他一眼:“咱们家从宜和明霁交好,有小十年的交情,你就知足吧。”
卢氏收到帖子,不由得睁大眼睛一一她是跟着明瑶华学过几个字的,会看百十来个常用的字,只是不会写--又揉了揉眼睛,确保自己没看错。楚秀才竞然是盐运使林大人的儿子?
她去年给隔壁送茯苓霜时还提到过林大人的权势,没想到楚秀才就是林大人的儿子!
等晚上公公婆婆和齐壮都回家了,卢氏拿出帖子给众人看,她敬佩地看着齐屠户,道:“爹,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楚秀才是林大人流落在外的孩子?”那茯苓霜还是公爹催着她去送给楚家的。
齐母震惊过后,真心为明瑶华感到高兴,她笑道:“你爹哪里是为了楚秀才,就是为了给秀才娘子补补身子的。她去年不是病了一嘛。”卢氏奇了:“这是什么缘故?"公爹怎么对明妹妹这样关心照顾,说不过去啊。
当着齐壮的面,齐屠户也没瞒着,笑道:“因着你能当上典吏娘子,还多亏了秀才娘子?”
齐壮也奇了,和卢氏一起等着齐屠户揭示原因。齐屠户道:“当初秀才娘子的爹娘来金鱼巷看房子,问我隔壁房子和周围邻居的一些事。我就给他们说了。之后秀才娘子的爹看到齐壮长得高大壮实,问我可有安排孩子以后做什么行当?”
齐母接着笑道:“你们爹就说,让孩子跟着他杀猪。明老爷就说,杀猪可惜了,让我们送齐壮去学着认几个字,又学了些拳脚功夫,去考府衙的吏目考试。我们家才出了个典吏,不然,你还要帮着家里杀猪卖猪肉呢,哪儿来如今的清闲。”
卢氏恍然大悟,就连齐壮也是头一次知道内情。齐母笑着不说话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事:当初齐壮娶妻,有两个人选,卢氏和柳氏。
两人各有各的好。
当时家里犹豫不决,她想选柳氏,因为“柳”通“留”,听起来寓意好。但是齐屠户拍板,就要卢氏,因为秀才娘子的母亲也姓卢,齐屠户当时说:“卢姓好,听着有官太太的运道。”
当然,这话就不必和儿媳妇说了。
正巧孙女不在,齐母看着儿媳妇道:“明老爷还说了,让咱们家里以后也送孩子读书,要是运气好,就可以改换门庭了。就算孩子读书不成,也可以接替他爹的班,当个典吏也比常人要好。”
“娘。“卢氏羞臊低头。
火
四月十日,平昌郡主收到帖子,边逗弄小儿子边和陆同知笑道:“皇伯父远在京城,倒是比我先知道林如海的家事。”陆同知则是好奇:“也不知道林如海这个半道上认回家的儿子是个什么人物?值得他这样兴师动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