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红楼之黛玉长嫂> 荣国府讨人(下)、皇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荣国府讨人(下)、皇上(2 / 3)

哭出声来:“我和你爹三十往上才得了你这么一个女儿,拐子是把我们的命拐走了……

“后来家里又被一场大火烧没了,你爹心灰意冷,去了道观当道士,我一直在找你,找了整整八年了。”

“你看,你看,我去好多处官府报案问过,官府给我出了文书证明。“封氏急切取出贴身收着的、盖了官府印章的文书。香菱打开看,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某年某日,某日来到某某衙门报案寻女,女儿甄英莲于姑苏仁清巷葫芦庙附近失踪,年四岁,容貌出众,眉心有一点红症这样的记录凭证不止一条,不止一处,写满了一页纸,能让观看者推测出,封氏为了找女儿,几乎跑遍了南直隶的州府县衙门。“娘!"英莲软着腿滑跪到地上,抱紧封氏的双腿,凄厉地哭喊出声,仿佛要把多年的委屈一起哭喊出来。

“娘!”

你怎么才来找我?

怎么才找到我?

幸好你找来了!

她不用叫香菱了,她是英莲,她家在姑苏仁清巷,她有父母,有来处了。封氏和女儿抱头痛哭。

王熙凤和朝雨忙上前劝解,又有丫鬟重新送上热茶。等封氏和香菱情绪稳定,祝长史道:“既然她二人母女相认,就请薛家给了身契,放还这丫鬟吧。”

王夫人脸色难看,勉强笑道:“是,理该如此。琏儿媳妇,你去催催,让薛家将香菱的身契找出来。”

“不用麻烦二奶奶了,我已经送来了。"鸳鸯捧着一个盒子进来,盒子里装的正是香菱的身契。

贾母得到玻璃回禀的消息,当即命鸳鸯去梨香院找薛姨妈,要她将香菱的卖身契交出来。

薛姨妈面有犹豫,担心薛蟠知道了闹腾起来,还是宝钗听了,在旁帮着分析劝说,薛姨妈才肯给出香菱的身契。

封氏接过盒子交给女儿,自己取下腰间的荷包,里面有二百两的银票。鸳鸯提前得了贾母的话,并不收,道:“我们老夫人说了,母女团聚是好事,这一切都怪那黑了心心肝的拐子。您这些年找孩子辛苦了,攒下一点积蓄不容易,赎身银子就不必了,留着这点钱,以后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就是香菱的那些铺盖体己,也尽数有人帮着收拾好了,薛家还添了好些东西,希望你们姐儿俩以后能过得好。”

朝雨将封氏的银票装回荷包,笑道:“如此,就多谢老夫人的体贴关怀了。”

香菱却躲在封氏身后道:“不,那些东西我都不要。”她脱下手腕的绞丝嵌宝镯子递出去,“请姐姐帮我把这个镯子还给薛家,他们家的东西,除了这身衣服我不好脱下,其余的我什么也不要。”她要干干净净地走。

薛家给的财物,薛家给的名字,她都不要。出了贾家的大门,她就是姑苏仁清巷的英莲了。鸳鸯看了一眼在场的众人,忠顺王府的人盯着她,她只得接过镯子,说会帮她还给薛家。

祝长史赞赏地看了香菱一眼,起身告辞,带着封氏等人坐上车回王府。车上,封氏母女靠在一起,都觉得仿若做梦一般。她找到女儿了。

她有娘、有家了。

真好啊,以后,再也不要分开了。

薛蟠眼看着表妹将他看上的美人带走,顿觉没趣,往外头找人玩耍,晚上回家后得知香菱被忠顺王府的人带走了,立即在家里撒泼发怒,口出怨怼之语,将薛姨妈和宝钗气得直落泪,且还要忧虑明日该如何应对贾家的人,可谓心力交瘁。

梨香院的闹剧暂且不说,忠顺王府将薛家的丫鬟要走了的事,在天黑之时已经传遍了贾家。

上到贾赦贾政,下到看门的婆子小厮,见面就挤眉弄眼的,凑到一起说起闲话。

“要我说,香菱的妈看上去不像是富贵人家,薛大爷就算有一百样不好,可有钱是真的,跟了薛大爷,天天吃香喝辣,绫罗绸缎,岂不妙哉。”“我觉得也是,女人总要嫁人了,她再嫁一个,还不一定比得上薛大爷。”也有不同意的。

“你们懂什么,能跟着亲妈,就是喝着白水也是甜的。”“不行,薛大爷实在不行,人品模样一个没有,香菱配他是被糟蹋了,要是咱们家宝二爷这样的,我看还行。”

荣庆堂西厢房内,黛玉听说香菱的母亲苦苦找了她八年,终于能母子团聚,不由羡慕道:“有娘真好,香菱的娘能坚持这么多年找她,可见她在家时,是极受疼爱的。薛家再富贵,也比不上真心待自己的家人。”紫鹃给她披上一件披风,笑道:“姑娘在这儿,也有宝玉和老太太真心待你。”

黛玉道:“这不一样的。”

宝玉和老太太再好,也挡不住她思念父亲母亲的心。离开父亲身边已经有三年了,不知道父亲如何了?

父亲每隔两个月写来的信里都说一切安好,可她知道,就算有什么事,父亲也不会在信里和她说的。

就像她,写信回家也只说好消息,其他杂事一概不说,免得父亲还要担忧她。

紫鹃低声劝道:“姑娘晚上可不能想伤心事,带着心事入睡伤身子的。等明年,也许林姑爷就能调回京城,到时姑娘就可和林姑爷团聚了。”黛玉笑道:“我期盼着能如此。”

次日,薛蟠被关在梨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