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美利坚肆意人生> 第276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韩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6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韩国(2 / 3)

简·费雷泽拿出一份文件,放在办公桌上,推到恩斯特面前“主要的条款一共有七项,每一项都像是一把尖刀,直接插在韩国的经济命脉上”。

恩斯特翻看文件,入眼处他看到的是无数个韩国家庭的家破人亡。

第一项是要求韩国将国内利率提升至少25%,这无疑会让韩国的企业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很多中小企业很可能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第二项是要求韩国在明年六月前,允许外国人在韩国境内开设银行和券商等金融机构,这相当于彻底打开了韩国的金融市场大门,让外国资本可以自由进入韩国金融业。

第三项,年底前将外资在韩国境内企业的持股占比上限从26%提高到50%,个人持股上限也从 7%提升到50%,这意味着外国资本可以在韩国企业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甚至有可能掌控一些重要企业。第四项是允许外国企业收购韩国企业,包括恶意收购,这就给了外国资本吞并韩国优质企业的机会。第五项则是关于开放贸易市场的,废除进口许可证制度与出口补贴,这会让韩国本土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很多依靠出口补贴生存的企业,很可能会就此一蹶不振。

第六项是要求韩国国内大型金融企业必须接受国际机构的监管,这相当于把韩国金融业的控制权拱手让人。

最后一项就是资本的压榨,家破人亡的主要原因,要求打破韩国劳动力市场中的终身制,允许企业进行大规模裁员,这无疑会加剧韩国的就业压力,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不过恩斯特并没有缅怀的意思,脸上反而渐渐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些条款对于韩国来说,简直不亚于一个《辛丑条约》,每一条都充满了掠夺性。

但对于恩斯特来说,对于华尔街的资本巨头们,甚至对于整个美利坚来说,这些条款听起来却是那么的美妙,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韩国市场上大肆收割财富。

简·费雷泽看着恩斯特的表情,继续说道“我甚至有时候会想,这个国家的人民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工作,因为什么而活着”。

“连最基本的游戏规则都搞不懂,就敢强行上桌参与博弈,难道就只是为了让别人能高看他们一眼,满足那可笑的虚荣心吗?”

为了什么?

答案其实很明显,就是为了那所谓的面子,那不堪一击的自尊心。

这一轮金融危机,为什么韩国会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正如简·费雷泽所说的那样,他们连游戏规则都没搞明白,就贸然强行上桌,最终只能是自食恶果。韩国对于发达国家这个称号一直有着近乎偏执的执念,多年来一直想要加入被称作富国俱乐部的经合组织,OECD。

终于在去年,经过多年连续不断的申请和努力,韩国如愿以偿,成功加入了经合组织。

要知道现在的经合组织成员国全都是一水的发达国家,成为经合组织的成员国,不仅代表着韩国被这些发达国家所认可,更让韩国上下都陷入了一种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喜悦和自豪之中。

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加入经合组织,也意味着韩国的金融市场与西方资本之间产生了更深的纠葛。

因为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在同为经合组织的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借贷时,本身就具有一种信誉保障,这使得韩国企业能够很容易地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到大量的美元。

再加上去年的时候美元指数正处于历史低位,美元借贷不仅量大,成本还非常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的企业开始飘了,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强大到天下无敌的地步,就像他们在韩国国内市场上那样,能够轻松占据主导地位。

于是韩国的那些巨头企业,纷纷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大笔举借短期外债,然后拿着这些借来的钱,在全世界范围内投资建厂,雄心勃勃地准备全面扩张全球市场。

但他们却完全忘了,他们的产品之所以能在韩国国内市场占据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的扶持,以及对外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导致韩国老百姓根本买不起外国商品,只能选择本国产品。

这也是为什么IMF会在援助协议中要求韩国开放贸易市场的原因,因为在此之前,韩国的贸易体系更像是一个封闭的温室,只允许自己的产品出去赚钱,却不允许外国产品进来竞争。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在韩国国内顺风顺水的企业,一到国际市场上就遭到了毒打。

三星拿着从国际市场上借来的美元,雄心勃勃地进军汽车行业,可结果呢?他们生产的汽车别说打开国际市场了,就连在韩国本土市场都难以打开销路。

大宇集团的遭遇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靠着大量的借贷,疯狂扩张,甚至把目光投向了前苏联国家的阵营,工厂从东欧一直建到了中亚。

可他们忽略了这些地区的市场环境、政策风险以及消费需求,最终这些投资也全都付诸东流,不仅没能带来收益,反而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起亚汽车把目标瞄准了美国市场,想要复制日本车企在美国市场的辉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起亚投入了大量的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