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美利坚肆意人生> 第252章 《使命召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章 《使命召唤》(2 / 2)

他们现在已经拿到了跃动游戏公司的股票,成为了股东,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如果因为这五千五百万美元的差价就放弃了这次机会,等将来跃动游戏公司成功上市,股价一路飙升,创造出天价市值的时候,他们恐怕连肠子都要悔青了。

这个时候,反倒是之前被嘲讽的迈克尔·莫里茨成了最悠哉的那一个。

大家心里都明白,即便在这一轮股份转让中,硅谷投资基金选择跟进,估计也只能拿到1%左右的股份。再掏出这么一大笔钱,对于实力本就薄弱的硅谷投资基金来说,是真的吃不消了,很可能会影响到公司后续的投资布局。

所以迈克尔·莫里茨干脆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静静地看着其他几家机构的代表纠结、挣扎。其他三家华尔街机构的代表对视了一眼,眼神在空中交汇,仿佛不用开口,就能通过眼神进行交流。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纠结、犹豫,还有一丝不甘。

过了好一会儿,摩根的代表率先做出了决定,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恩斯特,你看这样行不行?5亿美元,我们吃下你手里 10%的股份,只要你点头,资金今天就可以到账。”

恩斯特听到这个提议,眼睛微微一眯,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神中带着几分戏弄的看向对方,慢悠悠地开口问道“你是说,《使命召唤》这款游戏只值五千万美元?”

“额””摩根的代表瞬间被噎住了,像是喉咙里被卡住了什么东西一样,张了张嘴,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虽然跃动游戏公司的融资早在之前就已经提前完成了,但《使命召唤》还是按照原计划,在8月 1号这天正式登陆了跃动游戏平台。

凭借着之前《反恐精英》积累下的良好口碑,《使命召唤》一上线就迎来了大爆发,迅速吸引了大批游戏玩家的关注。

上线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使命召唤》的销量就疯狂飙升,一举突破了127万份,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

有专业机构预测,按照目前的销售势头,《使命召唤》最终的销量肯定能突破500万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仅仅依靠卖游戏,跃动游戏公司就能轻松狂揽一亿美元的收入。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游戏里面推出的各种人物皮肤、服饰道具等,更是让玩家们趋之若鹜,纷纷掏钱购买。

《使命召唤》还创新性地开发了DLC,这种商业模式让所有人都惊呼:原来游戏还可以这样圈钱!根据华尔街专业数据机构的评测,仅仅是《使命召唤》这款游戏,为跃动游戏公司带来四个亿的收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更重要的是跃动游戏公司通过这款游戏,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自己在游戏行业的口碑和地位。之前的《反恐精英》是网游领域的标杆之作,如今的《使命召唤》又在单机游戏市场掀起了热潮,一网游一单机,双轮驱动,让跃动游戏公司成为了射击类游戏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所有玩家都在称赞,跃动游戏公司重新定义了射击游戏。

玩家们对跃动游戏公司的认可,也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

跃动游戏公司在半个月前,还专门针对《使命召唤》的玩家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如果推出《使命召唤2》,玩家是否还会购买?

在接受调查的一万多名已经购买了《使命召唤1》的玩家中,有$83%的人明确表示,就算闭着眼睛,也会毫不犹豫地入坑《使命召唤2》。

这个调查结果一出来,所有人都明白了《使命召唤》绝对不是一款昙花一现的游戏,而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大IP系列,简直就是一个源源不断创造财富的超级现金奶牛。

而这也是在座的投资股东们,即便心里对恩斯特的报价颇有微词,也愿意吃下它的这笔套现的原因之正常来说,在公司上市之前,大股东如此大规模地套现,是非常容易透支投资者信任的行为,很可能会引发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进而影响到公司后续的融资和上市进程。

但跃动游戏公司的发展实在是太好了,好到让这些精明的投资大佬们,根本就没有心思去考虑信任透支的问题。

会议室再次陷入了沉默,众人低着头,心里跟明镜似的:你这哪是吃亏呀?分明就是按照游戏大卖后的新估值来定价的,却还偏偏要装出一副做出了巨大让步的样子。

扯什么《使命召唤》的话题呀,直接说因为这款游戏的成功,公司估值已经上升了不就行了?非要这么大义凛然地装个高尚的逼。

过了好一会儿,花旗的马克·戴维斯才缓缓开口“我们明天给你答复怎么样?毕竞我们也需要商讨一下股份的分配问题,也需要和公司汇报,总不能当场拍脑袋做决定吧?”

恩斯特闻言,眼珠子转了半圈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脸色平静的轻轻点了一下头“可以,不过我可以多给你们一点时间。我希望在后天早上之前,能听到各位的好消息。”

多给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几位资本代表在心里忍不住暗自吐槽:你TM还真够大方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