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中央空调正不知疲倦地输送着冷气,两人聊着天,就听见吱呀一声,办公室的大门被人用力推开。
拉尔夫精神抖擞的走了进来,西装袖口的纽扣闪着光,连步伐都透着股干劲儿。
“快坐”恩斯特笑着招手。
要说整个恩斯特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发展的最好的就是私募基金这块。
HVAC和准备进入的移民投资是大项目,还有很多中小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
比如说体育行业,也是恩斯特这次特意飞纽约的原因。
从秘书给他每天发送的简报中,恩斯特知道自己的公司居然对纽约尼克斯感兴趣,正在研究收购的可能性,所以他打算过来参与一脚。
有钱了,分散投资是基本,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什么股票、房产都是小儿科,属于入门级投资。
真正有实力的大佬,谁不琢磨着搞点更有排面的投资?比如买下一支球队。
既能赚钱,又能在圈子里挣足面子。
更何况现在的 NBA,正处在喷井式发展的黄金初期。乔丹的出现让篮球这项运动火遍全球,联赛的商业价值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涨,这会儿入手一支球队,简直是买了个会下金蛋的鸡。
而且球队带来的隐形影响力,可不是普通产业能比的,不然怎么说文体不分家呢?明星球员的代言、球队周边的销售、甚至城市的曝光度,这些影响力都是看不见的财富。
等拉尔夫在会客室的沙发上坐定,恩斯特也不绕圈子了,直接把手里的简报往桌上一放“我看了你们私募部门近期的工作报告,你们打算收购纽约尼克斯?”
拉尔夫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又觉得理所当然。
在美国,体育行业已经开始向大佬聚集地方向发展,要么是手里握着一支球队当玩具,要么是某类赛事的狂热粉丝,恩斯特关注到这事一点不奇怪。
他点了点头“没错,你也知道,乔丹这几年把 NBA的商业价值抬到了新高度,联赛都开始往全球推广了…”
他先是掰着手指头算了算 NBA的营收增长,又聊起了当下的体育市场大环境。
主要就是冷战的结束,让整个西方都卸下了脑子里面紧绷的弦,全世界都开始大量消费,而体育和娱乐,无疑是非常有增长点的两个领域。
“所以我们才特别看好纽约这种大球市,而且经过调查后,发现尼克斯正好有出售的意向。”拉尔夫说着,又补充了一句“虽然现在报价不低,但纽约有的是有钱有闲的人,体育赛事可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这个市场绝对稳赚不赔。”
恩斯特心里早就有谱了,他能不知道这个市场有多火吗?
前世他可是刷到过不少关于尼克斯的报道,什么多兰买下球队后,尼克斯二十四年里只进了九次季后赛,还全都是一轮游,可就算这样,最低一千美元一张的球票,开售二十分钟就被抢空。
反观当时隔壁的篮网,凑齐了超级三巨头,最低一百美元的球票却卖了两天才卖完。
这对比,简直把纽约人对尼克斯的疯狂写在了脸上。
不过说到美国人为什么对体育赛事如此疯狂,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西方的禁酒令。西方对酒水的控制很变态,甚至更应该说是太扯JB蛋了。
欧洲好些国家搞半禁酒,晚上六点以后,你想找个买酒的地方?门都没有。
美国虽说稍微松点,但开放酒瓶法也是够奇葩的。
只要酒瓶开了封,不管你是在公共场所还是车里,都算违法。
轻的让你把酒全倒了,重的直接罚一千美元。
美国人能喝酒的地方本来就少,除了酒吧和饭店,户外也就球场还算个例外,不过还有个奇葩规定,那就是球场里的酒水必须装在塑料杯子里。
恩斯特每次想喝酒都觉得太扯淡,你TM大街上嗨叶子都不犯法,开瓶啤酒倒成违法的了?也正因如此,西方能约着朋友在外面喝两杯的地方,除了酒吧就是球场了。
“三千万美元,这价格不算高啊。”恩斯特摩挲着下巴,语气里满是轻松。
二十年后这支球队的价值能翻上百倍,现在花三千万,简直是捡漏。
可这话一出口,拉尔夫直接懵了,眼睛瞪得像铜铃“三千万美元?谁跟你说的三千万美元?”这下轮到恩斯特傻眼了,前世他刷到的报道不都说多兰收购尼克斯花了三千万吗?难道那些营销号又在瞎编?
他咽了口唾沫,问道“那是多少钱?”
拉尔夫回答道“这次收购预计要超过6.5亿美元,我们打算用杠杆收购。而且还不是没竞争对手,美国有线电视系统公司的查尔斯·多兰,他也盯着尼克斯呢,听说想买回来给儿子管。”
说到这,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你说的三千万美元,应该是指尼克斯篮球队吧?确实有消息说,查尔斯·多兰想花三千万美元买球队本身。”
然后呢?恩斯特更懵了,他盯着拉尔夫,满脸都是我没听懂的表情。
刚才聊的不一直是尼克斯吗?难道还有两个尼克斯?
拉尔夫一看恩斯特这模样,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