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哥伦比亚,就连米高梅自身都受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波及。
米高梅原本计划在本月底推出《我为玛丽狂》,可看着《泰坦尼克号》依旧强劲的票房势头,公司内部也产生了分歧。
有人觉得应该改档,避开《泰坦尼克号》的锋芒,免得内部竞争。
也有人觉得应该按原计划上映,毕竟前期已经投入了不少宣传成本。
最后还是罗伯特·艾格亲自拍板,定下了按照原计划上映的决定。
他心里打得算盘很清楚,接下来的大档期是圣诞档,米高梅要在那个时候推出《007明日帝国》和《莎翁情史》这两部重头戏,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分给《我为玛丽狂》。
而且《泰坦尼克号》是米高梅出品的,完全可以借着这层关系为《我为玛丽狂》引流,比如在《泰坦尼克号》的放映前加映《我为玛丽狂》的预告片,或者搞个米高梅电影连看的活动,说不定还能收获意外惊喜。
恩斯特端起秘书刚放下的咖啡,朝着秘书举了举杯表示感谢,才转头对罗伯特·艾格无奈地说“没办法,计划赶不上变化呀,保尔森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罗伯特·艾格是从米高梅的角度看待这次的融资,觉得少赚了不少钱。
可恩斯特却要从全局的角度来思考。
亨利·保尔森可是许下了两个让恩斯特无法拒绝的承诺。
一是同意跃动公司38亿美元的估值,还愿意为其他金融机构做个表率。
有了高盛这个搅屎棍的带头,跃动公司后续的融资谈判会省心太多,不用再苦等《使命召唤》上市后才能融资,毕竞时间也是有成本。
尽早融资就能尽早把资金投入到新项目中,抢占市场先机。
二是高盛承诺会全力帮助恩斯特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亚洲的产业。
亚洲金融危机正闹得沸沸扬扬,明面上看是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这些对冲基金在兴风作浪,可实际上真正的幕后黑手是华尔街的这些大银行、大投行。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资本,都是通过它们进入亚洲市场,用地板价疯狂抄底优质资产,简直像是在菜市场捡白菜一样轻松。
而高盛,正是这些银行投行中的领头羊,说是话事人也不为过。
有了高盛的帮助,恩斯特在亚洲市场的布局就能事半功倍,这可是花钱都难买到的机会。
“另外高盛还同意三年免息借给米高梅一笔两亿美元的贷款。”恩斯特又抛出了一个和米高梅直接相关的好消息。
高盛不放贷,但不代表高盛搞不来放贷的银行。
罗伯特·艾格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有了《泰坦尼克号》的盈余,再加上这笔两亿美元的贷款和融资来的资金,收购漫威、拿下贝塔斯曼音乐集团、收购网络音乐版权这些事,不仅都能办妥,还能剩下充足的资金。”
恩斯特看着一脸兴奋的罗伯特·艾格,笑着调侃道“我知道你一直都想在新闻领域大展拳脚,这些资金足够你折腾了。”
米高梅电视网的新闻现在还都是靠外购,从美联社等报社手里购买新闻内容。
不仅没有独家新闻,连新闻的时效性都得看别人的脸色,有时候别人的新闻都播完半天了,米高梅这边才能拿到素材。
米高梅娱乐集团那边早就想组建自己的新闻制作中心,向全球派遣记者,打造属于自己的新闻团队。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招聘专业记者、购买先进设备,再到全球各地建立记者站,每一项都得花钱,之前一直因为资金紧张没能付诸行动。
“估计西多奥知道这个消息能乐疯。”罗伯特·艾格笑着说道。
西多奥·休斯顿是米高梅娱乐集团现在的CE0,这家伙是罗伯特·艾格从自己的更上一个老东家ABC电视台挖来的得力干将。
“他不是已经收购了不少小报了吗?”恩斯特有些疑惑地问。
这段时间,米高梅娱乐集团确实收购了不少地方小报,也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新闻联盟,看起来进展还不错。
罗伯特·艾格看恩斯特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不懂行的关爱儿童,无奈地解释道“那些小报也就只能在加州范围内有点影响力,连美国西部都走不出去,更别说覆盖全美和全球了”。
“想要在新闻领域站稳脚跟,靠这些小报可不行,必须得打造一个覆盖范围广、专业性强的大型新闻平台,这样才能在行业内拥有话语权。”
恩斯特听完,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他之前确实没太关注新闻领域的细节,现在听罗伯特·艾格这么一说,才明白其中的门道。
现在有了这笔充足的资金,米高梅在新闻领域的发展,应该也会迎来新的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