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泰坦尼克号》的周票房数据应该出来了吧?多少?”
恩斯特的语气听不出丝毫波澜,仿佛只是在询问天气这般寻常的事情,但罗伯特·艾格总感觉对方话里有话。
外面关于这部电影票房的报道早已铺天盖地,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几乎都被相关新闻占据了,你会不知道?
可对方的话语里又隐约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仿佛是真的对具体数据一无所知,不似有假。一时间,罗伯特·艾格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才好。他害怕这位年轻的老板在得知票房数据后,会遭受巨大打击而大发雷霆。
他没有直接开口打击对方,而是拿出了今天的报纸放在他的面前“你还是看看这些报道吧”。当初米高梅宣布这部斥资超过2亿美元的史诗巨作定档5月3号上映时,整个好莱坞都为之震动。虽然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向来以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宏大场面的精准把控而闻名,《泰坦尼克号从筹备之初就备受业内人士和影迷们的期待。
但在好莱坞这个圈子里,几乎人人都心知肚明,这部打着灾难片旗号的电影,实际上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爱情片。
后来更是从米高梅内部传出消息,据说连卡梅隆自己都承认了这一点,他原本不想让这部电影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暑假档上映,而是希望定档圣诞档期。
可恩斯特却力排众议,坚持要在暑假档把这部巨制搬上荧幕。
搬上银幕也就罢了,关键是选的档期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在好莱坞专业从业人员看来,这个档期堪称最烂的选择。不仅选在五月初上映,还要去正面硬刚那头霸王龙。
影片上映后,尽管各大媒体起初都发表了不少赞叹之声,纷纷称其为一部史诗级的爱情巨作。但爱情这两个字,就足以打消不少观众的观影欲望。
要知道,好莱坞的经典爱情片实在太多了,多到让观众早已产生审美疲劳,提不起太大兴趣。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当这部电影的周票房数据公布之后,不少媒体立刻转变了态度,开始对其冷嘲热讽。
就连原本那些不遗余力赞美《泰坦尼克号》的媒体,也纷纷调转了枪头。
毕竞形势比人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还坚持赞美,实在是有些鹤立鸡群,太过扎眼了。就算内心再坚定地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可在现实面前,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无奈。
“好吧”恩斯特点了点,知道这些人都不敢开口,只能拿起桌上的报纸。
罗伯特·艾格是真的误会恩斯特了,他真的没有从对方口里知道这个坏消息,找个理由,让对方承受怒火的打算。
过去这一周时间,恩斯特是彻底的不理世事,完全的放假状态,别说报纸了,就连电视都没有打开过。飞机上他倒是有看报纸的机会,不过最后选择了看更好看的澳洲大白羊咩叫。
目光落在报纸上,还真是恶语相向呀,没有想到就连詹姆斯·卡梅隆这位大名鼎鼎的导演,也因此受到了不少的批评。
《好莱坞报道者》就率先发难,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题为《泰坦尼克号:好莱坞史上最大的沉没?》的文章。
文中毫不留情地写道“卡梅隆导演这次似乎陷入了自己编织的豪华梦境中无法自拔。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片长,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如坐针毡。虽然电影中的场景制作堪称精美绝伦,但冗长的剧情和拖沓的节奏,无疑是票房的致命杀手。米高梅这次的巨额投资,恐怕要打水漂了。”
《洛杉矶时报》也紧随其后,发表评论称“《泰坦尼克号》本应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灾难史诗,却在卡梅隆的过度雕琢下,变成了一部沉闷乏味的爱情流水账。”
当然,相较于对卡梅隆的批评,针对恩斯特的讨伐更是铺天盖地。
《洛杉矶邮报》就对恩斯特开启了冷嘲热讽的模式“事实证明,一次成功两次成功并不能证明什么,我们这位花花公子显然迷失在了过往的功勋之中。或许他投资的根本就不是《泰坦尼克号》,而是那位美丽的英伦玫瑰。”
《哨兵报》更是直接点出了《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数据“首周3387万美元?这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灾难片’。《泰坦尼克号》的北美票房很难破亿,恩斯特遭遇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滑铁卢。”3387万美元这个票房. . ”罗伯特·艾格几乎是硬着头皮开口,打算安慰一下对方。同时全身的肌肉都紧绷着,已经做好了迎接恩斯特怒火的准备。
“还不错。”恩斯特的声音依旧平静,听不出任何异样。
“是,票房确实不太理想,不过恩斯特你也不要太在意,没有人能保证每部电影都能一直赚钱……嗯?”
罗伯特·艾格早已在心中打好了腹稿,准备好了各种安慰的说辞,可说着说着,他突然意识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呀。
还不错?这是什么鬼?
这部电影可是投入了两个亿美元的史诗大作,再加上宣传等各种费用,总投入已经超过2.5亿美元了。以这个首周票房来看,《泰坦尼克号》面临巨亏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这个亏损程度,甚至都能用来拍摄两部中大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