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都是在纽交所上市,因为纽交所的要求对娱乐公司要宽容的多。
恩斯特拿起钢笔,在各个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一切都结束后,他放下笔,拿起了那份厚厚的米高梅集团资料,翻了几页后忍不住笑出声:“真没想到,米高梅现在已经有这么多公司了。“
文件显示,美高梅集团目前下辖六大子集团,分别为美高梅电视集团、美高梅影业集团、美高梅娱乐集团、美高梅唱片集团、花花公子集团和美高梅电视网集团。
每个子公司又衍生出众多分支,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传媒帝国。
其中美高梅电视集团下辖三家电视台,主打新闻与剧集的美高梅电视台、主打成人娱乐内容和娱乐节目的花花公子电视台、还有主打电影频道的猎户座电视台。
这三家电视台覆盖了不同受众群体,形成互补的内容矩阵。
美高梅影业集团,旗下拥有三家制片公司。
主打大制作商业片的米高梅制片公司、负责艺术电影和冲奖的猎户座影业、被罗伯特·艾格定位为经典IP重置和开发联美影业。
值得注意的是,美高梅影业还包含两个关键企业。
米高梅家庭娱乐,是美高梅影业的家庭视频和影视节目发行部门,负责将米高梅的电影、电视节目等制作成家庭视频产品进行销售和发行。
还有就是米高梅发行公司,负责电影的发行工作,包括影片的宣传、推广以及在影院的排片对接等事宜。
美高梅娱乐集团,下辖美高梅节目制作中心,和新闻气象两家公司。
美高梅节目制作中心承担着内容生产的重任,负责电视网所有节目的录制工作,不管是剧集、脱口秀、真人秀、还是时政节目,一应俱全。
而新闻气象公司则保障着每日新闻播报与天气预告的内容供应,看似基础却不可或缺。
可以说,米高梅娱乐集团就是维持米高梅电视网日常运转的生命线。
第四家子集团是美高梅唱片集团。
虽然是恩斯特近期才重点投入的板块,但扩张速度惊人,也是所有子集团里面子公司最多的存在。负责版权管理的米高梅音乐版权公司,专门负责管理美高梅音乐的各种版权。
专注影视原声发行的美高梅影音唱片,《泰坦尼克号》的原声大碟就是会它来发行的。
还有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美高梅唱片,这是美高梅培养歌手,征战唱片市场的主力。
除了这些,还有这段时间通过罗伯特·艾格的运作,收购或入资的13家风格各异的独立厂牌,涵盖了爵士、乡村、摇滚、民谣等多个领域。
美利坚这样的厂牌简直不要太多,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这就好像后来的艺人工作室,稍微有些名气的音乐人都会创立自己的厂牌。
然后是美高梅电视网集团,它是连接内容与渠道的关键,主要负责与加盟电视台的业务对接。其下辖的广告分销公司是恩斯特的重点关注对象,他对这家公司期望很大。
当电视网形成规模后,将所有加盟台的广告资源整合起来统一谈判,往往能比各台单打独斗多赚5%到20%。
美高梅广告分销公司现在就和所有加盟电视台签订了相关广告授权谈判合同,这部分溢价由公司与加盟台平分,既提升了合作伙伴的积收益,又为集团创造了稳定收入。
这是美国各大电视网通行的盈利模式,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不过恩斯特更期待的是选举广告,那才是真正赚钱的生意。
选举人会买下一个时间段,用来播放自己的主张,为自己拉票。
此外还有专门负责观众调研的电视网调查公司,通过精准的数据反馈指导节目制作方向。
最后是花花公子集团,这家现在被外界吹嘘为超级双赢并购来的企业,旗下子公司也多达十余家负责杂志出版的花花公子娱乐、运营服装配饰的花花公子时尚、近期刚拆分独立运营的花花公子内衣、涉足门店的花花公子地产、还有负责海外业务的花花公子国际等等。
其实这也和美利坚的商业习惯有关,金融行业太发达,就想着把各个业务拆分,多次的上市融资圈钱套现。
集团这个名称最早就是从美利坚开始流行的,一家几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你以为达不到印象中集团的规模,可老美就是能把这家公司的业务拆分成几十上百份。
那个业务刚有点起色,立刻融资准备上市。
合上文件,恩斯特对于米高梅的发展很满意。
收购米高梅短短不到一年时间,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怪不得罗伯特·艾格都说,董事会现在都快被他驯服了。
因为他给米高梅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巨额利益,所以对于米高梅内部的管理决策,没有人敢放一个屁。就算是有屁,你也要给我憋着,找个没人的特角旮旯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