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金融安排的BIBF。
在这个框架下,拿到BIBF牌照的商业银行,可以在国外吸取外币存款,然后在泰国以外币的形式发放贷款。
也就是说,整个泰国商业可以直接摒弃泰铢,企业和银行借美元日元,银行直接和外资借美元日元。好处是可以直接用美元日元走出国门,跨国扩张。
坏处就是美元和日元的债务极速增加,成为一个没有关注没有监管的超级大雷。
到了1995年,泰国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已经完全的开放,泰国政府甚至允许外国人在泰国银行开设泰铢账户,进行存款或贷款。
大量的热钱流入泰国和东南亚,这些资金可不会老老实实的进入实体行业,全部涌入进了房地产行业和股市。
短短不到四年时间,泰国的房价已经上升了四倍左右。
随着楼市泡沫的越来越大,泰国的金融体系也出现了两个严重问题。
一是外债规模爆表。
外债规模超过八百亿美元,而泰国的外汇储备才三百亿美元。
二是债务错配严重。
首先是期限错配,国际资本借给泰国银行的资金都是短债,可投入到国内却变成了长期的房地产贷款,这就是短债长投。
第二个就是币种错配,泰国银行借的都是美元日元,投资到国内却是泰铢,这就表示房价、银行和固定汇率,完全绑定在了一起。
一旦房价下跌,银行坏账增加,金融体系就会崩盘。
而汇率如果坚持不住,债务负担就会大幅上升,
原来28泰铢就能还款1美元,现在可能需要30泰铢甚至40泰铢,金融体系还是一样会崩盘。房价要保,汇率也要保,一个保不住整个金融体系就会崩盘。
可保房价就要降息,热钱就会流出,热情流出汇率就会崩盘。
而保汇率就要加息,谁还会贷款买房子?
所以本质上保房价和保汇率,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
美利坚知道,第二波收割可以开始了。
“你成立恩斯特资本管理公司,就是想要参与到泰铢的收割,跟着喝点汤吧?”
今年2月,索罗斯就对泰铢发起了首轮试探性进攻。
他向泰国银行借入了价值150美元的泰铢,在现汇市场上大举抛售。
不过泰国政府反应迅速,动用了二十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入市回笼了泰铢,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泰铢的短期利率。
在泰国央行双管齐下的反应下,第一轮泰铢抛售潮迅速平息,索罗斯首战失利。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索罗斯不过是在研究更好的对策,现在的泰国金融行业,外汇储备根本就阻挡不了国际游资的冲击。
只要泰铢失守,整个东南亚市场就会变成鲨鱼的欢乐海洋。
像是恩斯特这样的金融机构,打算跟在索罗斯的屁股后面捡点残羹剩饭的比比皆是。
但现在马西姆给了恩斯特另一个选择,一个真正入局的选择。
什么叫那个名单?
什么名单?
当然是真正参与到这场财富瓜分的名单。
整个亚洲经济危机,各国的资产都变成了白菜价格了,可你听说过欧洲的资金进来吗?或者其他国家的资本参与进来?
因为美利坚根本就不允许。
别说是其他资金,就是美利坚国内的资本,99%都支持跟着喝点汤。
什么企业能够进场收购这些国家的地板价资产,美利坚早就制定了一份名单。
即便是其他企业给的价格再高也没用,这些国家敢反抗,你看国际货币基金组合和世界银行给不给你房贷就完事了?
只要加入了这个名单,就代表恩斯特资产管理公司真正的入局了。
可以加入到对东南亚各国的金融,电力、水利、港口等躺着赚钱的企业进行收割,也可以对日韩的企业进行收割。
本质上,这就是美利坚金字塔上的大家族大人物,在瓜分整个东南亚的财富。
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是细水长流源源不断的收益。
所以恩斯特会如此的震惊,不过表情很快就平静了下来,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所以我现在是走进了大人物的视野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