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充满了各种让文科生如看天书一般的符号、拓扑结构、数学表达式。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普适解析解,其核心之一在于引入一个全新的时空流形拓扑不变量,并证明其在所有可观测尺度下的守恒性,将原本描述连续介质运动的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一组关于该不变量及其共轭量的、具有全局可解性的积分-微分耦合方程……”
陆安的语速不快,条不紊地讲解。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安逐渐深入讲述,大厅内的气氛也开始悄然变化。
最开始是专注的寂静,除了陆安的声音,就只有笔尖在纸上飞速记录的沙沙声。
但很快,那沙沙声音开始变得稀疏了。
前排几位老科学家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中的振奋逐渐被困惑所取代。
在场的与会者们,他们试图跟上陆安的思路,目光在那复杂到令人眩晕的符号间跳跃,但那些陌生的拓扑构造和抽象的积分变换,仿佛一道无形的壁垒将他们所有人阻挡在外。
……因此,通过定义这个非交换规范场在黎曼嘉当流行上的挠率张量与外曲率形式的特定约束关系,得到了描述湍流涡旋生产与耗散的本源拓扑方程。”
“其解耦后的线性部分即为经典层流解,而非线性部分则完全由该不变量的高阶同调群结构决定……”就在这时,与会的一位研究空气动力学院士忍不住举手示意,陆安见状便停止发言。
“咳咳……”这位院士专家脸上带着几分尴尬和强烈的求知欲说道:“抱歉打算一下,陆安同志,你提到那些……这个数学框架与我们传统理解的连续介质力学似乎……额,似乎存在巨大的认知鸿沟,能否用更物理直观的方式阐述一下?”
这位院士的话说出了在座的很多人的心声,大家也一样。
陆安顿了顿,然后说道:“想象一下,流体微元不再是点,而是携带了特定拓扑荷的微观结构,其运动轨迹由这些拓扑荷在时空背景下的最小作用量路径决定,湍流的本质是这些路径在高维流形上的纠缠与解缠绕……
随着时间的推移,台下陷入了一片更深沉的迷茫。
物理直观?听起来比纯数学概念更抽象了!
几位老院士开始交头接耳,倒也不担心错过陆安的讲解,回头看录像就是了。
这几位老院士低声讨论着某个符号的意义,有人则开始翻动随身带来的数学物理专著,试图找到一丝线索,但都是徒劳无功。
“老徐,你明白了没有?”
被询问的这位院士,他沉默了许久,最后老脸一红,尴尬地低声道:“我没听懂……
其实在场的人都一样,大家都是听得一脸蒙圈。
该说不说,这属实有点打击人的自信心了。
但是在座的这些学术大佬们,又没有一个质疑陆安说的不对,因为星流软件工具都被陆安给开发出来了,他们也都看了星界动力那边传过来的验证报告。
说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确实已经被陆安给解决了,星流软件工具就是铁证。
现在陆安亲自讲述求证过程,结果连听都完全听不懂,甚至越听脑瓜子越是嗡嗡的,这让在座的与会者们觉得不是自己太菜,就是陆安过于天才。
当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发表出来的时候,全世界的同行也是没人能看得懂。
时间一分一秒度过,长达五个小时的讲解在一种奇特的氛围中结束了。
没有热烈的掌声,在座的科学家们只有一片沉重的、带着巨大震撼和深深无力的沉默,大家伙的脸上仿佛写着复杂至极的表情。
有对陆安这惊世成就的肯定。
有对自身知识边界被无情碾压的失落。
更有一种面对真理宝库却找不到钥匙的强烈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