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132章 轰动业界(二合一加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轰动业界(二合一加餐)(2 / 3)

界智控忙活的了,移动消费电子领域还没有完全释放,笔记本电脑、平板、可穿戴设备这些还来呢。

这时,何亮看向陆安说道:“只是同时推进二期、三期产能建设,公司目前的资金面支撑得起吗?建造固态晶格电池厂的投入太大了,各产线的设备也贵。”

一期超级工厂是综合型工厂,固态晶格电池产线并不大,但却占了一半的投资额。

陆安旋即询问道:“跟一期超级工厂规模等同,全部用于电池生产制造,需要多大的投资额?”何亮回答:“一个530亿,两个要1060个亿。”

这么大的投资额,毫无疑问是重资产运营。

与会的孟秋颜听到关于资金的问题,垂眸看了看文件然后发言:“按2015年12月份期末净资产数据显示,公司的账面现金流392亿,本月风光电站储能电池合同700亿有10%的预付款,也就是70亿,今天谈成的新能源车电池和手机电池的914.5亿有35%的预付款,也就是320亿。”

孟秋颜抬眼看向陆安补充道:“合计390亿的预付资金会在下个季度到账,届时拥有782亿的账面现金闻言,陆安点了点头沉声说:“够用了,无需找银行贷款也绰绰有余。”

陆安转而微笑道:“今年一季度业绩不是还没出来嘛,仿生义肢今年正式生效国补,销量大幅飙升,加上小元机器人业务,为公司带来200亿的净利润问题不大,那就是差不多1000个亿的现金流。”毫无疑问,如此充盈的现金流是绰绰有余。

就算现在按照现在账面现金流392亿,只要公司业务不出现什么突发黑天鹅事件,就足以支撑二期、三期工厂的投建所需的资金周转。

虽然总投入预算要1060个亿,但并不是立马就全部花掉这笔钱,而是拉长10个月,每个季度或者每个月给乙方支付工程款,只要公司在持续盈利,就不会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更别说下个季度预付款到账后,公司就提前锁定782亿的账面现金了。

何亮再无疑虑,只要钱能到位,诸事都好说。

同时新建二期、三期超级工厂的事宜就此拍板确定下来,包括设备产线在内的全部总预算1060亿。接下来,陆安说道:“前段时间老张跟我反映了人才招募的问题,已经有不少十分优秀的人才因为必须要在嘉宁市工作而不得不放弃,这个问题得解决。”

任职公司CH0的张鹤之旋即说道:“我们公司待遇当然是没的说,但那些来不了的人才,普遍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都有子女且到了上学的年龄。”

“这些人才放弃入职元界智控,最大的因素是嘉宁市的教育资源条件迫使他们二选一,比如一些在京圈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在工作和孩子之间选择了后者。”

嘉宁市毕竟是个三百多万人口的普通三线城市,没什么特殊的z治地位,许多资源都是没法跟京圈相比的。

对于那些真正的顶尖人才,他的选择面也更广,去别的大厂也是高待遇,只是相对而言没有元界智控这么高罢了。

别的大厂开出300万的年薪,元界智控500万,这个时候为了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宁愿少拿200万,因为300万的年薪也可以在大城市立足了。

与会的于长乐说道:“那就去京圈还有另外几个一线城市建分区总部,母公司现在的员工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人,公司发展到现在,总部在嘉宁市的确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制约公司的发展,我认为在国内的几个大城市建分区总部已经很有必要。”

众人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会议首席的陆安说道:“长乐说的对,这就是我想要说的,建分区总部要提上日程。”镜宣随后发言:“在沿海四大一线城市都建一个吗?”

陆安说道:“分区总部确实要建四个,但不都是在沿海城市,花都鹏城两个一线城市都在珠三角,这里建造两个分区总部有些资源重叠浪费了。”

镜宣:“也对。”

陆安扫视在场的人接着说:“围绕沿海三大经济带各建一个分区总部,珠三角经济带建一个,选址就在鹏城,长三角经济带就在申城建一个,然后环渤海经济带就在京城建一个。”

停顿了片刻,陆安补充道:“最后一个分区总部就定在江城,以该城市辐射川蜀中西部经济圈。”与会的众人听了都连连点头认可,于长乐说:“这样的布局基本上就把全国的人才都涵盖上了,我赞同大BOSS还有CE0都赞同了,在场的其它高管当然没意见了。

其实这样的布局安排,陆安在元界智控刚成立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下来,只不过并非那个时候该做,时机还没到也就没有说。

但现在显然时机成熟了,也就顺理成章的推进。

建立分区总部的事情也在会议上敲定,然后就是讨论预算的问题。

与会的楚骁说道:“这四个城市都是人口超过千万级别的超级大都会,地价都是寸土寸金,江城的地价低一点,但也是相对而言,实价也不便宜,分区总部又是一笔大预算。”

嘉宁市河东区正在建设的新总部预算75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