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管怎么说,希望国家一定要好好保护陆师兄,我真的感觉他很有可能是新世纪人类抽到第一张“金色传说’,而且降世于东方华夏大地,要是抽到了给弄没了,那简直哭都找不着地。”类似的讨论不只是在这个寝室里正在发生,校园论坛也在热议,并且逐渐扩散到网上,也有越来越其他学校的大学生网友们也在议论类似的话题。
比如在某乎论坛上,这个话题就讨论的愈发火热。
科学领域往往都是英雄史观,因为科学的跨越式突破无法靠人海战术来破题的,解不了,人再多时间再长,搞不定就是搞不定。
但一个超级天才的横空出世,可能只需要他一个下午茶的时间就解决了。
网友们将人类历史上出现的那些凭一己之力推动人类文明与科学进步的超级天才,形象的比喻为人类抽到了“金色传说”。
因为超级天才太稀缺了,而且是可遇不可求。
而一旦出现这样的猛人,往往就会极大的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诸如牛顿、托马斯杨、钱老、高斯、欧拉、冯诺依曼这种科学界的巨匠,不但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引领科学革命,更是在多个看似不相关的学科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们以其惊人的智慧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着人类的认知边界。
但时代发展到今天,随着知识积累越来越厚,分工越来越精细,科学研究往往也是只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中的一条细分赛道,很难再分心跨界搞别的。
也因此出现了一种观点。
普遍认为当世即便出现天才,也只是在单一领域有着非凡才能,基本上不会再有一通百通的全才型人物。
因为在当世,光是学习前人传承下来的知识,就差不多要消耗一个人三分之一人的人生,甚至更长的时间成本。
所以,当世人只能走向精细化分工,只专注一个细分赛道发力突破。
这样的大环境里,自然就难以出现全才型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想在当代成为全能型选手,比上个世纪或更加古早时期要困难不止一两个级别。因为容易采摘的科学果实,基本上已经被前人摘得差不多了。
但是陆安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这种当代的这种观点,他所展现出来的非凡天赋具有惊人的广度和深度,俨然就是现代版的全才型选手。
他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不是在单一领域,而是在很多看似不相关的领域都表现出极为惊人的天赋。这情况,在很多网友们看来,跟历史上那些全才型猛人真的太像了。
嘉宁市。
陆安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21点20分。
进了屋内,陆安卸了外套,孟秋颜看到他忽然笑盈盈地调侃道:“金色传说回来啦?”
闻言,拿着外头的陆安瞄了眼女友道:“什么回来了?”
孟秋颜笑道:“金色传说呀?”
陆安:“???”
看到他这满脸问号的表情,孟秋颜旋即道:“你不知道?你没有上网吗?你这次西工大行程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热议,网友们都已经把你安排到高斯、欧拉、冯诺依曼等科学史上群星闪耀的科学巨匠那一桌去了。”
说到这里,孟秋颜旋即给陆安简单解释了一下网友们说的“金色传说”是什么意思。
这会儿已经成为了一个互联网新梗,网友们都在传播陆安极大概率是人类在21世纪抽到第一张“金色传说”卡。
得知情况的陆安也不禁哑然失笑。
困扰院士级大佬半年的数学模型问题被陆安顺手半小时搞定,这个事情从西工大传出来之后已经在全网热传热议。
包括仅凭哈勃常数差异问题,就精准预判到银河系处于一个20亿光年的超级宇宙空洞这事也在大范围传播。
有些自媒体文章,拿历史上哪些超级天才的直觉举例,把陆安传的神乎其神的。
不一会儿,陆安来到孟秋颜身边坐下,她旋即把一块平板递给他,说道:“喏,你看看吧,网上那些讨论,广大网友们的个人英雄崇拜心理在你这儿压都压不住了。”
陆安接过平板,旋即看了看。
[这也太牛笔了吧?院士大佬愁眉半年都没搞定的数学模型,到陆按手里半小时就解决了?][数学史上,高斯小王子身上亦有类似记载。」
[一个平庸的数学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用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去为后世的一位天才节约一个下午的时间。]
[打螺丝你可以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写操作系统就只能说“你不干总有人能干”,而解数学题……那就变成了“你要是不干就没人能干了”]
[那不然?数学就是天才的领域,不行的人再怎么折腾,算不出来就是算不出来。]
[兔子急了都要咬人,人急眼了什么都能做得出来,除了数学题,因为数学题不会就是不会……(捂脸. jpg)]
[虽然唯天赋论很打击人,但是在数学这个门类上,天赋真的很重要。]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拉马努金这个人,举个例子:他有两个公式,自称做梦时神赐予他的,公式里的常数是五位数,你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