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啸看热闹,忠实的做人形转播设备。
“朱元璋的户籍制度好?制度创新?杀贪官好?对大明以后有深远正面影响?”
而面对马秀英和冯文明一干女生的疑惑和质疑,赵麦可更加不屑了,他故意连用几个反问,每一个都充满了讽刺。
“哈哈……真好笑。各位同学,你们了解历史,要不要……多深入了解一下朱元璋?不说前面老师曝光的朱元璋敛财的空手套白狼了……”
他顿了顿,火力全开:“我随便说说,就是其他很恶劣的勤政影响!”
“首先,朱元璋是不是搞了八股取士?”
他目光扫过教室,目光灼灼的看着冯文明:“把科举彻底格式化、僵硬化,读书人都去钻研那种空洞的格式文章了,创新能力、务实思想还有多少?钳制思想,固化阶层,这玩意儿的影响还不深远?”“可它是正面的吗?这是给大明,乃至整个华夏后来的思想学术,戴上了重重的枷锁!”
“其次,朱元璋是不是开始了实质性的海禁?片板不得下海!把唐宋以来兴旺的海外贸易几乎彻底掐断?”
“最重要的是……还把倭寇列为不征之国!这是最可恶的!”
“闭关锁国的大门,就是从朱元璋手里关上的!”
“这影响够不够深远?太深远了!深远到让东方逐渐落后于西方!”
“还有他的户籍制度!”
赵麦可语气更加尖锐,更加不爽:“表面上看是完善了更完美的户籍制度,对大明百姓实现了有效管理。”
“可实质上呢?士农工商匠籍……直接把人死死钉在出生命定的身份和地域上!”
“朱家,永远是婆罗门!”
“想去经商?你是匠户!”
“想考功名?你户籍不对!”
“想迁徙?层层枷锁!”
“这就是人为地在固化社会阶级!所有人都得乖乖在各自的身份框框里,勤勤恳恳地为供养他老朱家的天下服务!”
“这当然巩固了他朱家的集权,是封建集权的进步,可对大明整体社会的活力、未来发展的潜力,起到的是促进还是扼杀作用?大家自己想想!这算哪门子持续正面的遗泽?”
这番话的一道道反问,精准的剥开了朱元璋那些看似勤政,却在极大影响后世政策的赤裸实质。朱元璋在奉天殿的笑容瞬间凝固,脸色由得意转为铁青,再由铁青转为羞怒的赤红一一他瞬间红温!他气得手指发抖,猛地怒吼:“放肆!黄口小儿!安敢如此污蔑咱!咱这些政策,真有那么不堪吗?什么恶劣影响……你倒是说清楚啊!”
朱元璋气得七窍生烟,让朱标和徐达马皇后等人连连安慰。
勤政原来是他的骄傲,可现在也成了最猛烈的回旋镖,扎得他心口疼。
然而,他却不知道,这还没完。
商州更是接过赵麦可的吐槽,同样犀利赞同:“赵麦克说的有道理。说朱元璋勤政,当然也没问题。”“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他的勤政方向,是不是有点问题?”
“或者说,体现的是一种对权力的变态掌控欲?”
商州的声音也响彻教室,犀利的吐槽批评者朱元璋:“最典型的,大概是一个案例,地方上一个杀人案,卷宗竟然要呈报到皇帝案头,让他朱元璋亲自批!这固然体现了朱元璋爱民如……”
“但,邻里之间争夺一只鸡的纠纷,他也要管!连老百姓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戴什么款式的帽子,他都要发圣旨规定!”
“皇帝是什么?是执掌帝国最高战略方向的人啊!”
“朱元璋这位劳模皇帝呢?”
“他恨不得事事亲力亲为,恨不得把整个天下万民的生活细节都按他个人的意愿规划得死死的!”“请问,这种劳模,体现的是真正的高效治国,还是对权力的无限占有和病态迷恋?”
“他的忙碌,有多少是在处理真正的国家战略?”
“又有多少是在越俎代庖、在多此一举地管理那些本该由地方官处理的芝麻蒜皮?”
商州摊了摊手:“这能叫大局观、视野观吗?在这种方向上的勤政,即使他再拼命,又怎么能指望对帝国产生真正正面的深远影响?”
他总结陈词,语气斩钉截铁:“说他对中央集权和大明统治的稳固有贡献,对中华文明大一统有贡献,我承认。”
“但要说他的勤政带来了什么真正有利于大明帝国长远发展、文明进步的遗泽……我不想一一举例了,问永乐大帝,问崇祯……看看朱祁镇,看看嘉靖道长,看看宅男万历……看看于谦、张居正等忠于大明的官员下场……
“他朱元璋的勤政……到底是为大明好,还是阻碍了大明的发展?”
这一顿组合拳式的猛烈批判,简直是再次扒光了朱元璋劳模光环下的深层缺陷。
“哎……老爷子有些时候,管得实在是太宽了……”永乐朝堂,听得他们这样一说,朱棣也忍不住有些赞同。
“祖训,祖训……”
嘉靖摇头,在这个话题上沉默。
“胡说八道!咱才不是对权力有病态占有和痴迷!”
“咱是真的关心百姓!”
“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