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她的猜测。
“啊,不是……是真的汉和帝刘肇?”
马皇后这么一提醒,朱元璋、朱标等人更是打起了精神。
“随后……我要感谢我的父皇一英年早……”
讲台上,刘肇念出这句话,就直接让他诧异的看向林啸。
这,真是他能说的吗?
【感谢父亲早死,31岁就死了,正好是太子阶段最好的时候……】
稿子上,虽然是带着历史知识的感谢和林啸上节课的太子阶段论述,可他现在不是李毅,是刘肇!感谢父亲早死?!老师,别搞我啊!
课堂上,短暂的沉默被刘肇迅速压下。他毕竟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帝王,瞬间就做出了决断:稿子是死的,人是活的,心意是真实的。
这有点不孝的发言,还是改了。
“我要感谢我的父皇,虽然他英年早逝了,未能亲身抚育我成年,但他的死,是我们大汉帝国的损失,是整个明章之治,明章盛世的巨大损失。他虽然没有抚养我到成年,可他身上的伟大的,英武的帝王实践,是我最好的教科书,他的以身作则,为我的皇帝生涯,树立了标杆。我也要代表大汉无数黎民百姓,感谢父皇他燃尽了自己。”
他改词了。
林啸第一时间察觉到,却没有生气,反而继续鼓励,学生改得比他写得好,凭什么要生气。刘肇深吸一口气,仿佛什么都没发生,面色平静地继续,甚至快速扫了一眼后续的内容,直接不看了,脱稿了。
“当然……我要感谢的,远不止于国家之名,父母之恩…”
下一秒,他眼神变了:“我更要由衷地感谢我那些强大的敌人一一权倾朝野的窦太后、功高震主的大将军窦宪。”
“老师所言彪悍,非天生神力,而是逆境锻金!正是他们的存在,他们的步步紧逼,如铁砧锤炼、烈火烹油,才磨砺出我少年掌舵、拨乱反正的决心和魄力!没有这份来自对手的巨大压力,便可能没有永元四年的孤注一掷,没有其后荡平边患、收服西域的决绝果敢!”
“他们是我帝王之路上,最严苛、却也最功不可没的老师!”
这就真算真情实感了,这段由他亲口说出的话,带着一股金戈铁马沉淀后的力量感,远超那份稿件安排的轻佻感谢敌人的程度。
这是真正帝王视角的深刻反思!
学生们听得屏住呼吸,林啸眼中更是异彩连连,心中感叹:学霸就是学霸!这临场发挥,历史代入感也太强了!完全升华了主题!
“这么一说,朕也要感谢霍光了吗?”听到李毅这样的论断,刘病已嘴角微微一抽,但同时也觉得,这份歪理,有点道理。
若不是霍光磨炼了他,他又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先皇留下的老臣,往往是新帝王的炼金石,过去了就是合格优秀的帝王,而没过去,就注定这个帝王上限不高。
然而,刘肇的脱稿表演才刚开始。
念到这里,稿子上那刻意编排的俏皮句式,让他觉得远不足以表达他此刻胸中翻腾的心绪。他微微抬起头,视线仿佛穿透了教室的天花板,凝望着那只有他自己能感知到的、流转着神秘气息的天幕方向。
那无形的目光,似乎投向了浩渺的历史长河源头。
这让他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宣告般的庄重与深沉的感恩:
“而我此刻,尤其要重点感谢几个人!”
“其一」”
他的声音清晰有力,如同掷玉入盘:“我要感谢我大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汉初长安宫。
“哎哟!谢我?!”
刘邦意外极了,指着天幕,顿时哈哈一笑:“听到没?萧何!曹参!我老刘家的后世子孙亲口感谢我呢!彪悍人生奖,离不开咱这老祖宗劈波斩浪打下的江山!哈哈哈!”
萧何含笑拱手:“陛下开创大汉,泽被后世,此乃应有之义。”
“是极是极!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朝中众人也是与有荣焉,难得刘家皇帝有个感恩的。
“其二」”
课堂上,刘肇还在继续:“还要感谢大汉的列祖列宗!是你们箩路蓝缕,栉风沐雨,奠定了这煌煌大汉的基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与治国方略,让子孙立于巨人之肩!”
这里,他含蓄地感谢了整个皇族传承。
听到此话的汉朝皇帝,无不喜笑颜开。
“其三!”
他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和感激,几乎带着孺慕之情:“更要特别叩谢我大汉世祖光武皇帝一一我的曾祖父,刘秀!他光复大汉,再造大汉中兴不世之功绩,更古未有,继往开来!”
东汉洛阳宫殿。
噗通!
刘秀霍然起身,一旁的墨玉凭几被他带倒!
他浑然不觉,只是紧紧抓住了阴丽华的手,两人都不可置信地盯着天幕。
“是……是朕?”
刘秀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是朕的曾孙……这个刘肇,是我们的曾孙?”
巨大的欣慰和一种血脉牵系的骄傲感如同暖流冲刷全身。
光武中兴,再续炎汉国祚!这一切的价值,在跨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