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那天守夜的促膝长谈,拉近了师生距离。
或许是懂了林啸这一题的用意。
面对林啸的目光,学霸李毅缓缓站起了身。
“老师,这一题,我来答一下?”
他的脸上依旧带着倦容,眼神却因历史本身的冷峻逻辑而重新凝聚起学霸气质。
他扶了扶眼镜,清朗的声音在教室格外清晰:“老师,论少年帝王临危受命、绝地翻盘的彪悍程度,我认为……”
他顿了顿,道:“我选B,最彪悍的,无疑是汉和帝刘肇!”
这个答案让一部分学生略显意外。
秦始皇赢政眉头微皱,而东汉洛阳皇宫里的刘肇,心脏更是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为什么是他?”
林啸松了一口气,课堂气氛总归算是回来了。
“是的,始皇帝赢政十三岁即位,面对吕不韦、嫪毐等权臣,最终夺权成功,其魄力无疑彪悍。康熙八岁登基,也在十四岁扳倒鳌拜,堪称英断!但是……”
李毅深吸一口气,看着题目,直接给出分析:“汉和帝刘肇面临的局面,堪称郡县制大一统帝国成立以来,最极端、最无解的少年帝王开局!”
“他九岁,虚岁十岁登基,年纪都比我们小太多,相当于四年级,五年级的小学生,而他面对的外戚权臣,是窦宪!是窦太后!”
“窦宪何许人也?扫灭北匈奴,勒石燕然山!功劳震天响,权势更是熏天彻地!他的党羽遍布朝野,自封万岁!其权势之盛,威胁之大,远超少年赢政面对的嫪毐吕不韦,也远超刘弗陵面对的霍光!”“可以说,在内,窦太后把持后宫、朝堂,对外,窦宪掌控绝对兵权,刘肇名为天子,实则连生杀大权都没有,是个如假包换的高级囚徒!”
“这是彻头彻尾的绝境,是郡县制大一统帝国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面对群狼环伺,皇权威严跌落的少年皇帝!”
这番剖析清晰而有力,课堂气氛被带得凝重起来。
朱元璋点头,深吸一口气:“窦宪!这个家伙,虽然也有勒石燕然的天大功绩,但跋扈得很!蓝玉,在他面前,提鞋都不配……”
李毅继续道:“更要命的是,前无路!”
“在刘肇之前,没有哪个少年皇帝在郡县大一统框架内,成功发动过针对如此顶级权臣的血腥政变并彻底夺权!”
“刘弗陵面对霍光也未能有实质性动作。所以,他刘肇脚下是悬崖,前方是黑暗,根本无人教他该怎么做!”
“但他呢?”
李毅深吸一口气:“年仅十四岁!在无父无母的帮助下,在我们这个年纪……”
李毅也扫过班上的同学们,仿佛也若有所指,缓缓道:“在一个前人没有踩出路来的悬崖峭壁上,他硬生生靠自己的政治天赋,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他精准地找到了宫闱斗争中最关键也最隐秘的棋子一一宦官郑众。在刀尖上跳舞,建立生死同盟,这需要何等敏锐的判断力和孤注一掷的勇气?”
“他绕过窦宪掌控的外朝和军队系统,秘密调集可靠力量。想想看,在窦宪势力如日中天时,他能调动多少兵?每一步都如同在布满尖刀的陷阱上行走!!但他做到了!”
“最关键的是时机!”
李毅眼镜似乎发光:“他选在窦宪刚刚从外地平叛、风尘仆仆回到洛阳,精神稍有松懈,部署未能完全调整的微妙节点,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政变!”
“关城门,收兵符,捕杀核心党羽,所有行动快若闪电,精确无比!最终成功收网,将这位权倾天下、自比万岁的大将军及其羽翼连根拔起!干净!利落!彻底!”
“这份对权谋的精准把握、对局势的果决判断、对细节的缜密操控、执行时的霹雳手段,堪称宫斗政变的教科书!”
“他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以弱冠之龄,完成了一场足以写入政治斗争经典教材的斩首行动!”
“说他是开先河、宫斗政变技能点满的六边形少年战士,天生的政治家,丝毫不过分!”
“所以,我觉得!跟其他人相比……这个少年帝王彪悍人生奖项,应该颁发给他!”
“啊,这刘肇,那么厉害?”
“我们这个年纪,就发动铁血政变,直接打大boss?”
随着李毅铿锵有力的论证,教室里同学忍不住议论纷纷,征求林啸的解答。
实在是,汉和帝刘肇的名声不显,比起那些高热度的帝王来说,他可以说是一点热度也没有。属于冷门皇帝之中的皇帝。
而在逐渐活跃的氛围之中,冯文明似乎听懂了,叶萱、赵麦眼睛都亮了起来,忍不住看着李毅和林啸,尤其是两人都特别标记的年纪,似乎明白了什么。
林啸看着学生们重新聚焦的、带着思考与钦佩的目光,心中悄然松了口气。
时空那一端,洛阳皇宫里的刘肇,听着李毅将自己当年秘而不宣、每一步都冒着粉身碎骨风险的绝杀行动如此清晰地道出……也是有些激动。
原来……后世之人是这样理解、这样评价他那段提心吊胆、步步惊心的少年岁月的?
不是同情怜悯,而是近乎狂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