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也不全然是茫然。
“林老师……那个……你讲的这些,好像离我们很远,又好像……有点近?”
认真做笔记和思考的王雪,都忍不住举手,再次发出疑问:“你说古代人拼了命也要买地、占地,是因为地最重要,没地就活不下去。”
“可我们……我们现在大家也一样在拼命学习、工作、买房子……也是为了追求美好生活啊!那……那我们会不会也.………”
刘闯立刻明白了王雪的意思,接口道:“对!老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会不会也出现资源都被少数强者占据完了的情况?”
“比如,就有很多人有几十上百套房子……”
“但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一套房子……我们这算不算……”
这问题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同学们的共鸣。
“对啊!我们现在……也有些像啊!”
“我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么辛苦……就是要一套房……”
“可.……”
“对对对!”
“这种现象,不是古代就有吧!”
大家纷纷点头,面露忧色。
林啸讲得太接地气了,以至于让他们都忍不住结合当下生活,似乎找出了同样的现象。
同学们的反应,再次让林啸生出了成就感,这就是学以致用。
“好!同学们,你们的问题非常好!你们这个问题问得太关键了!联系当下,反思历史,学以致用,这正是学历史的最大魅力所在!值得大力表扬!”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学生,充满鼓励和肯定:“不过,请大家放心,我刚才所说的土地兼并导致大规模社会崩溃的现象,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
这话如同阳光驱散了阴霾,同学们眼中重新燃起了好奇的光芒。
帝王们也出现了好奇?解决了?
“为什么?”
林啸转身,在黑板中央土地兼并三大原因旁边,用力写下了三个字:生产力!
“核心的关键,在于生产力!”
“我们古代的祖宗们,为什么把土地看得比命还重?因为在农业社会,土地就是一切!它代表了口粮,代表了生存,代表了经济基础!离开土地,人就没了活路。但时代变了,同学们!”
“我们现在早已脱离了单纯依赖土地存活的阶段。”
“强大的工业基础、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让我们创造出远比土地产出更巨大、更高效的财富。知识、技能、创新成为了新的土地。我们的追求美好生活的途径,极大地拓宽了!”
“住房重要,其实也不重要!那是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工作的动力!”
“可国家,已经在大方面,给了我们美好追求的生活,搭建了丰厚的基础!”
“舒适的生活,便捷的交通,丰富完备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备的教育和进步医疗成了比百亩良田更重要的财富……”
“我们的精神消费、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吃饱穿暖这个人类生存的底线问题,通过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无数先辈的努力,已经被我们稳稳地踩在了脚下!”
“更重要的是……”
林啸的语气转为郑重:“我们拥有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通过再分配机制、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以及对垄断的遏制,有效地调节着社会资源的分配,努力避免形成古代那种规模空前的绝对垄断和无解的两极分化。”
“虽然依然有贫富差距,依然有竞争压力,但这与古代那种以土地为核心、导致大规模流民造反、王朝更迭的系统性社会崩溃,有着本质的不同。”
“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在乎百姓,最在乎人民的国家!同样是我们巨大的幸运!”
“我们有今天的生活,不是由谁去创造,而是由我们那么多储君,那么多亿亿万个我们的双手,去创造!我们创造的财富,资源……又被有效的反哺给了我们自己!”
“所以·……”
“大家不用去担忧!大家只要好好学习,还是能够靠自己的双手,给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而不像是古代那样绝望……不像是其他国家,人为制造阶级壁垒……”
同学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林啸知道,讲到这里差不多了。
接着,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历史:“所以,回到古代封建王朝的视角,面对土地兼并这个千年绝症,是否真的束手无策?当然不是!”
此话一出,同学们再次被吸引注意力,帝王们在他这一段不太明白的论述后,听到这么一说,眼前一甚至,李世民、朱元璋、刘秀等等都拿起了纸笔。
“我们依然可以从它形成的三大原因中寻找钥匙!”
林啸抓住这节课,最后的时间,再次引导学生。
“第一把钥匙:税赋调整,扩大税基!”
“地主豪强疯狂兼并土地,但承担的税赋比例却没有跟上他们财富增长的速度,大量赋税重担最终还是压在了艰难维持的小农身上!这是逼死自耕农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决方法是什么?开源!”
“向商人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