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
“这林啸,什么叫朕有这个隐太子制度,就省心了,就开始享受了!”
“朕也为大清努力过!”
正在听课的乾隆,猝不及防被林啸这么内涵,当即宛如被抓住尾巴的猫,连忙否认他的享乐行为。当然,他也承认这种隐太子制度,对他来说,很爽。
“还有,这隐太子制度……谁说都是好处了!还有一个致命缺点!都让朕找不到谁给朕上高宗庙号!”为了找补自己,乾隆甚至想到了此前找不到给他上高宗庙号的继承人!
那嘉庆皇帝是谁,可一直困扰着他呢。
“对,就是……林啸分析倒是不错,可他又没当过皇帝,哪能知道万岁爷为我大清继承人有多么操心……同时,这隐太子制度,也是万岁爷的功劳,林啸只能拾人牙慧罢……”
和珅总算找到了拍马屁的方向。
“对极对极!这林啸,只能拾人牙慧!”
乾隆当即眉头一展,很是骄傲道:“就是因为明太子制度这些缺陷,所以经过圣祖,先皇,还有朕的三代完善,才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三代完成了这种历史使命任务,在他口中就是享受了?”
“没看到二伯和圣祖都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
此话一出,虽然有乾隆诡辩的程度,但朝中大臣都不约而同点头,这种全新的隐太子制度,的确是让他们也省心不少,不用考虑怎么站队了。
倒是乾隆的皇子们,脸上浮现一抹苦涩,隐太子制度好是好,可正如林啸所说,他们在这制度下,受尽了苦头。
三班。
“好精彩分析!”
“所以,老师,隐太子制度有这么大的好处,那是必然取代明太子制度了吗?”
同学们也果断深入思考,很快也知道隐太子制度,为何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了。
林啸嘴角微翘,满眼都是孺子可教。
“对!总结下来,明太子制度,只在幼年期给太子一点可怜的安全感,后面全是坑爹坑娃!而隐太子制度”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台下学生们立刻接上:
“一让皇帝省心又省力!”
朱小章喊得最大声。
“让当爹的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看乾隆多爽!”刘闯也是一脸向往。
“对!以后我当爹了,必须用这招!”
刘耀阳甚至拍了下桌子,引来一片笑声和应和。
林啸也笑了:“看来大家悟性不错。这套能让老爹当甩手掌柜,或者说把压力完全转嫁给儿子们的制度,正因为其省心的核心竞争力,生命力极其顽强。”
“它不是止于紫禁城,而是通过康熙朝知名的九龙夺嫡这一出精彩好戏……悄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间大户分家产前不轻易确定谁掌家,公司选拔高管搞秘密候选人名单……只要多几个孩子,多几个继承人,都会不约而同选这种隐太子的继承制度……”
他顿了顿,看着若有所思的学生们:“而这,是我们两千年来的根深蒂固的明太子制度,必然衍生和推动的……”
“大家都是为了那份表面平静下的省心与可控。隐太子制度,早已融入我们的人情世故学骨髓里了。”这番总结,这份省心的诱惑,如同投入各朝池水的巨石,再次激起不少涟漪。
咸阳宫中,赢政的指尖有节奏地敲击着御案。
隐太子制度……省心\?
他的目光扫过阶下侍立的公子将闾、公子高等一众皇子,尤其在那几个不安分地微微挪动的身影上顿了顿。
确实诱人。
不用早早定下扶苏而引来其他儿子的嫉恨,也无需时刻担忧已成太子的扶苏会不会变成第二个胡亥来逼宫……
“陛下,此法……我们……恐怕……”
李斯察言观色,几乎瞬间洞悉了始皇想法。
“李斯,不必担心寡人再度改变了……”
赢政却缓缓摇头,目光变得坚定锐利的看向扶苏,给扶苏定心丸。
“我大秦的国策,不是儿戏……寡人已经定下了扶苏!”
“扶苏已是太子,他行仁孝,有蒙恬辅佐,更有天幕警示后的大业需完成。”
“继承人之位,岂容反复动摇?隐太子制度,或省朕一时之心,却乱大秦万世之基!扶苏之基已定,无谓再多生波澜。”
扶苏立即感受到了父皇这一份浓厚的关爱,这更是太难得了。
“儿臣感谢父皇恩情!”
他激动落泪,忍不住跪地磕头,始皇心头更是满足。
“苏儿,不必如此……寡人这一朝,倒是定下了你,而我大秦不可能放着这么好的制度不用,所以……未来看你的了。”始皇轻易就定下了未来继承人的基调。
“还有……林啸也说了。”
他随即戏谑玩味的看向李斯、冯去疾等人:“这种制度,也不是我们皇家的制度嘛,大家或许都可以多多少少,用一用……”
此话一出,扶苏也是愕然,随后看向众人。
众人也面面相觑,没想到这点。
“多谢陛下指点,这倒是让我们不用为继承人头疼了…”
李斯、冯去疾等人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