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太子当的,前有虎爹,后有狼妈,活着比死了还难受。我小时候听老宦官讲这段,总觉得曾伯祖父不是病死的,是被爹妈联手吓死的。】
“曾伯祖父……我,我成了曾伯祖父?”
年轻的太子刘盈没想到在这还有他的戏份,而且他的辈分升得很高。
“哈哈……能不要再提朕不靠谱了么,朕哪敢废太子啊。”刘邦却是大乐。
【第二位是我爷爷刘启,也就是汉景帝。这老爷子当太子,那叫一个稳如泰山,还带着股子嚣张。他跟吴王刘濞的儿子下棋,吵两句就抄起棋盘砸过去,当场把人砸死了。换作别的皇帝,就算不废太子,也得扒层皮吧?】
【可我太爷爷文帝,愣是没罚他,顶多骂两句年少轻狂,儿子不懂事。】
【后来我才琢磨明白,太爷爷这是看透了一一太子嘛,太软了镇不住场子,还不如带点戾气。你看刘盈就是例子,仁柔得像团棉花,结果被他妈捏成了泥。】
【爷爷这脾气,倒是把汉朝的太子活法改了路数,只是没想到,他砸死的吴王世子,成了后来七国之乱的引子,但也分分钟被我爷爷灭了,上天的好运,都给了爷爷。】
“我成典型了?”
刘盈更是无奈。
“是吗?父皇您不处罚我,等于还是沾了我大汉第一任太子的光?”
刘启真心没想这么多,可现在一看,理由很充分,显然他父皇,不想他当刘盈。
汉文帝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的确有点这么方面考量。
“等于,朕这个大汉棋圣,这个坎过不去了吧?”
汉景帝刘启嘴角抽搐,没想到再次听到下棋的事情,还是从自己的孙子口中听来的。
“呵呵,不过,说的也不错,朕好像就是目前为止,大汉最嚣张的太子。”
【第三位是我大伯爷刘荣,栗姬的儿子。】
【他当太子那几年,我爹还只是胶东王。听说这大伯爷资质平平,他妈栗姬又蠢得冒泡,对着长公主刘嫖破口大骂,又对着爷爷骂了句老狗,愣是把到手的皇后位作没了,连带着儿子的太子之位也被废了。】【后来刘荣被关在中尉府,想借个刀笔写冤信都被拒,最后压力大得自杀了。】
【你说这叫什么事?】
【当太子不仅要自己争气,还得有个靠谱的妈。可惜啊,他娘的脑子装着全是作。】
刘荣眼眶红了,幽怨的看了她娘亲一眼,这个侄子,懂他!!
【第四位就是我爹汉武帝了。】
【他能当上太子,全靠姑妈刘嫖和我奶奶王娡联手。】
【小时候听宫里老人说,我爹当太子时,天天揣着《孝经》,见了窦奶奶就装乖孙子,见了大臣就谈经论道,把隐忍二字刻进了骨头里。】
【他亲眼看着刘荣倒台,亲身体验过窦奶奶的厉害,所以他当太子那几年,活得比谁都谨慎,也比谁都明白一一太子这位置,看着金贵,实则是火山口,稍不留意就成了灰。】
【四个太子里,两个不得善终,只有两个成功登顶。这五五开的胜率,让我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这段盘点大汉前四个太子的内容一出,直接让汉武帝中期的成年刘据,深深吸上了那么一口气。准!
说得太准了。
他目前能参考的当太子案例,只有这四个,一半登顶的成功率,让他真的很有压力。
【所以,轮到我了。】
【怎么说呢,也是四个词总结,先甜后苦,苦不堪言,言讷词直,直接吊死。】
【先甜后苦。】
【甜,那是真的甜。】
【元朔元年春,我的第一声啼哭,终结了父皇登基以来长达十三年的无子焦虑与煎熬。十三年啊,父亲生的都是女儿……俨然都恨不得把姐姐们取叫刘招娣了,十三年,终于盼来了我这个带把的。】【他皇位继承,终于有了着落,他也完成了最终的孝道!有人继承他江山了。】
【父皇龙颜大悦,爹抱着我,在宣室殿转了三圈,对天喊道:“汉有嫡嗣矣!”】
【大才子枚皋那篇华丽的《皇太子生赋》响彻宫阙,我母亲卫子夫,那个曾经温婉的歌女,一跃成为大汉最尊贵的皇后,随后大赦天下,赐爵赐米赐布帛,长安城为此整整醉了三天三夜。】
“是啊,十三年的守望,焦虑,煎熬……”
年轻的汉武帝,再次看向少年刘据,可以说,目前刘据就是他的心头宝,心头好。
那可是十三年的无数次耕耘才耕来的,其中的辛苦,又能与何人说。
【而十三年的期盼,也为父亲和整个大汉帝国带来了好运。】
【那时候他刚掀起汉匈之战,逆转汉匈形势。】
【我出生没多久,舅舅卫青首次出征,就直捣龙城,随后舅舅好像上了匈奴天敌的BUFF,为了我爆了种,打匈奴屡战屡胜。】
【我一岁的生日礼物是,舅舅收复河套草原,我们大汉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战略性的大优势,瞬间攻守异形。父亲也在这个时候发出了那句,寇可往,吾亦可往的豪言壮语。】
【两岁的生日礼物是,张骞从西域返回,带了匈奴地图,给匈奴那地方插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