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途?!”“哈哈哈……无心插柳柳成荫……好个巧合的必然!天佑大汉!”
老年刘彻狂笑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通透与一丝悲壮释然。
汉昭帝时空。
“啪!啪!啪!”
霍光缓缓抚掌,目露惊叹:“鞭辟入里!一矢中的!”
他凝望刘弗陵:“主上年少登基,戾气深重,若非先皇横扫六合,以战火涤荡乾坤,树起中枢如山威权,老夫纵有托孤之名、伊尹之志,盐铁会议岂能轻易压服天下儒生?”
“陛下岂能于民心思定之时顺利尊儒施仁?”
“休养国策岂能令万民归心?这破字诀……先皇圣明!!”
他再次佩服汉武帝的高瞻远瞩,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一个敢于承担所有的人,他有幸遇到了汉武帝,这才有幸再造大汉。
大秦。
“嘶………”
赢政倒抽一口凉气,死死盯住天幕上林啸总结的“破而后立、刚柔并济”那几个大字。
李斯更是全身剧震,如同醍醐灌顶!
他们刚刚正谋划着仿照大汉,也来一个休养生息的黄老之术。
此刻,林啸以汉初和武帝两代跨越数十年的政策更迭为样本,将一个庞大帝国的治理进化链清晰无比地呈现在他们眼前!
黄老柔……休养!
兵强马壮……刚-破坏,重塑!
独尊儒术……孝治,柔,新秩序!
这哪里是简单的国策替换?
这是一场以国运为赌注、以数十年时间为疗程、牵动全社会各阶层剧烈震荡的帝国深度治疗!“真人……受教了!”
赢政声音沙哑,第一次对帝国的复杂治理有了远超制度层面的认知!
李斯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陛下,大喜!”
“林啸真乃天授之师!帝国之治,就是这种刚柔并济!甚至到某些时候,还需要不破不立!乃是一个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大工程!我……我们,我们大秦,似乎太,太急了!”
李斯终豁然开朗,他们大秦未来的道路,在林啸这种抽丝剥茧的分析之下,被大汉用血与火换来的治理经验彻底照亮。
一条充满风险却可能通向长久的未来之路,在始皇君臣眼前豁然展开,变得前所未有的光明。“原来如此……朕,朕真有这么厉害?朕……朕只是想打匈奴,顺便……顺便解决一下国内情况……这竞然让我们大汉不破不立?”
年轻的汉武帝,看完这条国策脉络,直接也有些懵,完全没有想到,他的穷兵赎武,还有这种效果!“这……”
“只有一场战争之后,把一切打碎了,才有独尊儒术,才有孝治天下的根基……”
这一套分析一出,李世民呆住了。
“一个过程……大汉的孝治天下,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是差不多上百年几代人的努力,再经过汉武帝这家伙的穷兵赎武,不破不立,最终再由霍光接续……”
“这才成的吗?”
这样一个系统性连贯性的思考引导过程,终于也是让朱元璋身子一颤,心中顿时多了很多明悟。“所以,同学们,看到了吗?”
班上,在同学们安静的消化之中,林啸的声音又缓缓浮现:“历史从来不是一条单行道!汉武帝用帝国存续豪赌了一把,用滔天兵锋犁开了文明的长河,其功过千秋可鉴。”
“也正因如此!”
他话锋一转,PPT上“孝治天下”四个大字缓缓亮起,背景是昭宣休养生息、吏民耕读的景象。“霍光高举独尊儒术的旗帜推行孝悌教化时,它才真正深入人心!才被万民视作拯救乱世的良方!再加上东汉又续写近两百年的固化推行一”
林啸的目光扫向全班,给出了这题的答案:“大汉的以孝治天下最终才从武帝时期董仲舒笔下的理论构想,落地成了根植于大汉血脉、泽被后世千年的治国信条!”
“所以”
林啸环视台下各异神色,悄然翻开新的一页:“孝,成为了大汉最终响彻古今的招牌!”
“那么问题来了一”
PPT画面再换!
林啸的目光,打在了班级上的女同学身上,再次出现了一个题目。
【汉朝的孝道在谁身上体现得最为典型?】
A.吕雉(吕后)
B.窦漪房(窦太后)
C.许平君(汉宣帝之妻)
D.王政君(王莽姑母)
林啸的题目又来了,这一次,他准备换一个角度,用四个女人,串联一下西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