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 第117章 纪纲被胡佛波及了!不倒翁冯道!林啸有关太上皇课堂盘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纪纲被胡佛波及了!不倒翁冯道!林啸有关太上皇课堂盘点!(3 / 4)

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官至宰相!要知道后唐一共才四个皇帝!”

“然后到了后晋!辽国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冯道不仅没被清算,还被拜为太傅!他出使凶险的契丹军营,面见耶律德光,言辞恳切,劝其约束烧杀抢掠,保护了无数中原百姓,也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后晋灭亡,刘知远建立后汉,冯道又被任命为太师!继续身居高位。郭威篡汉建立后周,冯道依旧被尊为太师、中书令!直到周世宗柴荣继位后,冯道才以七十三岁高龄善终于家中。”

“整整四朝!十位皇帝!冯道始终稳居相位或三公高位!真正意义上的历仕四朝,三入中书,相位二十余年,人称长乐老、不倒翁!”

“这是不是比胡佛还要牛?”

“我去,还有这样一个人?”

“太牛了吧!”

“伺候十个皇帝?”

教室内一片寂静,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人物。

“还有这种人?”

“整整四朝!十位皇帝!都居相位?不倒翁?”

李世民、刘彻、诸葛亮,曹操都忍不住站起来了,惊讶无比的盯着冯道,万万没想到,还有这等传奇人物,这确实让他们大开眼界。

“你们猜猜,冯道凭什么能在乱世血海、城头变幻大王旗中屹立不倒?仅仅靠阿谀奉承、首鼠两端吗?不!冯道有其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

“第一,务实济民的政绩!他每逢战乱政权交替,都积极抚恤流亡,罢除苛捐杂税,注重农桑,稳定民心。他的存在,本身就成了安定的象征,新主若想稳定局面,往往需要他这样的人。”

“第二,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威望!冯道是大儒,主持雕版印刷《九经》,为保存和传播中华文化立下不朽功勋!文化上的巨大贡献,让他拥有了超越一时一地的声望,即使是野蛮的征服者耶律德光,面对这样的大儒也要礼遇三分!”

“第三,非凡的外交才能!出使契丹,面对耶律德光,不卑不亢,机智周旋,为中原争取了喘息之机。这是需要巨大勇气和政治智慧的!”

“第四,坚守道德底线!冯道虽事多主,但他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个人操守极佳,在道德沦丧的五代堪称一股清流。同时,他只做宰相,不篡位!”

“他的忠,忠于自己的职责、忠于中华的道统、忠于百姓福祉,而非死忠于一家一姓。这种大忠,在特殊的乱世时代,反而让他具备了独特的价值。”

“所以,胡佛和冯道,一个是制度的绝对规则掌控者,一个是乱世中以其独特价值成为无可替代的稳定器。”

“他们都有其看家本领,都不是靠纯粹迎合帝王心术,而是掌握了在各自权力海洋中最核心的生存与驾驭之道一胡佛是靠情报垄断与规则武器在稳定的体制内不沉,冯道则是靠实绩、文化威望和道德洁身在动乱的体制外洪流中立身!”

“这种能在最高权力场中超越帝王更迭的立身术,才是他们与太上皇殊途同归的本质!”

这番深层次的剖析,同学们更是对冯道顶礼膜拜。

“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林啸在干什么?怎么对这种四姓家奴还给出那么高的评价?”

只是,林啸对冯道有如此高的评价,直接让赵匡胤不爽了。

“这种人还是人才?若今天我大清有冯道,朕必诛之!”

雍正也更是皱眉不已,没办法,两位都是专制皇权的统治者,对臣子的要求,自然很严格,唯一要求,就是忠诚。

冯道此举,不忠。

“这个冯道,有点厉害啊!犹沧海横流间一苇渡舟之人,布衣之身周旋十主,非为苟全性命,而为护百姓周全,若隋末群雄中有这等人物,朕何至于亲见洛阳人相食啊。”

李世民则是不同了,乱世过来的,对冯道这个人,道德要求没有那么高。

“这个人,有点意思,恐怕只有苏秦能与他相比了。”

始皇也是一脸钦佩,倒是也想到了纵横六国,佩戴六国相印的苏秦了。

“好了,同学们。”

课堂之中,听着同学们对冯道的感叹,林啸走回讲台中央,看了看时间,这节课在他这样的系统介绍之下,也差不多了。

他清了清嗓子,随后开始复盘:“这一堂关于太上皇的课,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让我们梳理一下,这节课老师正面或者侧面给大家介绍到的皇帝或者太上皇,或者一些历史名人。”“朱祁镇(明英宗)一一最戏剧性太上皇!从俘虏到复辟,完美诠释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常。叫门天子的耻辱与夺门之变的逆袭,将政治博弈的峰回路转推向极致。

“拓跋弘(北魏献文帝)一一最年轻太上皇!年仅18岁禅位其子孝文帝拓跋宏(后改革迁都那位),虽动机复杂,却创造了最令人瞠目的年龄纪录。”

“宇文赟(北周宣帝)一一最荒唐/能整活太上皇!20岁称天元皇帝,同时册立五位皇后,活活把国祚玩脱,成就了杨坚。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不作不死。”

“高玮(北齐后主)一一最荒唐奇葩太上皇之一。九岁登基,也整出不少活,其朝代混乱程度堪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