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谁是将军不重要
刘侄的罚是罚,还有军规,这事不能忘记。话音落下,刚跑完的人指向刘侄,想要说些什么。“方才给你们的教训,多说多错,你们要是记不住,可以继续。"刘侄还能怕他们有话想说又不敢说的儿?
别逗了。
敢吭声的试试,罚得要是不够,刘侄很乐意继续。这提醒非常及时,刘侄刚刚怎么从一开始的三圈加到五圈的,因为他们话多。
“军规无人知晓?“刘侄一看人老实了,不吱声了,行,她继续刚刚提及的内容。
无人敢接话,这军规他们怎么会不知道。
不吱声那是盘算着装不知道,有些事就能避开。他们倒是想得挺美,刘侄能让他们如愿?
别逗了。
“你们这么多人,既然无人知军规,那就鸣鼓,令三军将士到这儿来,我给你们讲讲军规。"刘晖对不作声的人也有应对的办法。对付一个两个想用阴谋诡计的人,刘侄首先解决那些人,普通的士兵,刘蛭得寻一个机会再来收拾人。打架,就是给刘侄机会。
刘侄下令,一众人面面相觑,刘蛭道:“怎么,我喊不动你们?若是,就先从你们开始整治起?”
得令不为,就不要怪刘蛭手下无情。
对付不懂事的人,无须留情。尤其这军中的规矩要严明。想要有一支不败的军队,参考人民子弟兵。刘侄的注意力这会儿都在军中,五万兵马,大汉的精兵不算在这儿。明年这些兵也将要再出战。
军中的训练,刘蛭看了些日子,还算不错,但真正的精兵和他们这些差得远了。
刘侄想念自家舅舅的兵,无论是骑马射箭,都是顶顶的好。这五万兵马,毕竞武器和马匹都缺,想要训练他们成为精兵不容易。但守城是绰绰有余的。这也是刘侄一直都关注的原因。别说他们了,就算刘侄手里头的兵,才八百,也做不到人手一匹马。钱,刘侄有,但最好的马是要供应军中的,也正因为如此,刘侄来到朔方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多养马,尽可能的培养出更多的马。不养马,等着别人准备马,就刘彻那样,有好的东西也会先供应军中,很难轮得到她的。
她要的不用指望别人,尽可能的去自己争取,想办法拿到手。刘侄一向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军中,骑射之类的,骑可以放一放,但这射……刘侄的脑子闪过无数的计划。一阵阵鼓声震天而起,告诉三军将士,要在此聚集。也让刘侄的思绪收回。
五万兵马的军营,一望无际,远远的眺望而来,汉字的旗帜迎风而吹动,旗在动,杆却扎得牢牢实实的。当看到乌压压的人不断的跑向同一处,聚集在一处时,还有人在交头接耳。
刘侄注意集合的人都是飞奔而来的,听着他们的由远而近,急促的脚步,注意到一个个面容凝重,刘侄相对是满意的。因而,随有人出列禀告,“公主,兵马集合完毕。”五万人马齐齐整整的站在一起,刘侄所能看到的是面前的这些人。因而也不多言,仅仅是扬声道:“我是二次到军中。”第二次不假,她的名头那整个军中都传遍了。刘侄就站在那高台上,可是人太多了,也不可能看得见刘至。刘侄也知道,故,刘晖道:“各队的小队长何在。”想要让五万人听见那是痴人说梦,刘侄捉住重点的人,对待他们也有针对性。
“在。”一个又一个的人出列,军中不同职务管不同的人,副将撤了,小将也几乎快要被一网打尽,刘侄让各队负责把他们各队的人安排好,只要保证军中安稳,不出事,剩下的事有她。
在今日之前,军中无事,可见大汉的军队很是不错。好的开始更应该做得更好。刘侄不希望当她把人给刘彻交回去时,却得到一句治军不严,管不好兵的评价,那不利于刘晖将来领兵。“军规对在军中斗殴者如何处置?"站出来的几百人,刘晖示意他们都后退,从而也让他们这些小将们往前来,都说说,是不是所有人都不知军规。傻子都知道这不知军规就是骗鬼的话,刘侄是半个字都不信。眼前的小将们面面相觑半响,刘侄扫过他们警告道:“容我提醒你们。我的舅舅,大将军卫青,他在上林苑练过兵,不巧,我从小跟着我舅舅出入上林苑。我第二次来到朔方城的大军不假,并非此生第一回到军中。”此话落下,提醒在场的人别拿她当傻子戏弄。她虽从来不掌军,她见过别人怎么掌军,也明了军中上下的情况。“杖二十。“有人站了出来。
刘侄满意了,有回应就好。
“来人。“既知军规,便按军规处置。刘侄一声令下道:“依军规处置。”让刘侄罚跑了五圈的人,对于所谓的处罚,多一个字都不敢说,让人扒下衣裳,打。
二十军棍受下,痛是真痛,却也不敢吐露一个苦字。他们是不知军规?
不,不是的,他们清楚。不过是上头的将军,副将都不在了,刘蛭又不到军中来,让他们有一种无人管束的感觉。人心浮动,难免开始胡作非为。刘侄这一打,打得军中上下都明白,她来不来不重要,各人做好份内的事,不要越界,于各自都好。
否则,二十军棍只是开始。
“军中人心浮动,我知道。你们既为小将,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