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杀意(2 / 4)

小姐们为辽王选妃而来,她一个有夫之妇位于其中的确不妥。“兴许是陛下之意。"晏启正猜测,毕竟此次赴宴亦是受圣上之邀。太子闻言,扭头朝父皇看了一眼,他正与身后大臣说话。太子遂将头回正,想了想便就此作罢。

不止太子,随后沐王也在前排女人堆里,发现了一张不当出现在这儿的脸。不过,他旋即想起当日在太子府相看王妃,他那皇嫂还不是将此女请了来,混淆他的视听。于是乎,他也就惊讶了一瞬,便不足为奇。当然,广场上识得卫子嫣的朝臣与小姐们,以及围于朝臣中的晏孙蔚和卫积知,自是也瞧见了她这个特殊的存在,无一不以为出于圣上恩典。唯独有一人,了然于胸。

而此时,他并不在这些人当中。

众人翘首以待的广场上,忽然鼓声擂动,响起号角,似是军队即将出战。人群中的交头接耳嘎然而止,纷纷扯起脖子望向前方空地。数名宫廷侍卫高举旗帜奔入广场,跑了一个圆圈后,远远站成一排。同时,方才他们入场的方向传来哒哒的马蹄声。不似疾驰的万马奔腾,而是颇有节奏的遛马一般。紧跟着,一匹匹漂亮的马儿跃入众人视线,齐齐走向广场正中央。

它们高大矫健,长鬣覆颈。棕色马身上披有鎏彩锦绣,颈上悬挂金银饰物、玉带流苏,看上去格外赏心悦目。

有人已经数出来,统共二十匹骏马。它们如同被人提点过一般,入场后竞然自觉地站成了四排五列,令人称奇。

号角声在这时收止,鼓声骤急,哒哒的马蹄声再度响起。只见一人身着金甲,手持红须长矛骑于马背,疾风电驰入得广场,停在一众骏马前方。

“是四王爷。”

“辽王殿下。”

人群中不少人认出马上之人,卫子嫣的视线也投了过去,只觉马背上这张头盔下的脸甚是眼熟……

不待她细想,那人右手中的长矛朝天一指,密集的鼓声嘎然而止。广场上静了一瞬,长矛又朝斜上方一挥,鼓声又开始有节奏地一下一下敲击起来。随着鼓点的节奏,长矛前后左右变幻方位,而辽王身后那二十匹骏马紧跟其指挥,时左时右,忽前忽后地舞动起来。它们时而抬首翘尾,时而长尾舞摆,灵动地展现矫健身姿。众人目睹此番场景,皆叹为观止。

“好!”

景仁帝的一声叫好引来群臣们的附和,叫好声一片。精彩的舞马让众人移不开眼,无人在意的角落,一名内侍手捧锦盘,其上放有一只三角两耳的金盏酒器。

马背上的辽王忽地翻身下马,高大坚实的身躯立于座驾一侧。将手中长矛交于一名上前的侍卫,牵马走向帝王。

每一步,仍旧踩在鼓点上。

当他站定不再往前,鼓声节拍也骤然加快,又成擂鼓之势。辽王一个手势,手捧锦盘的内侍快步上前。

辽王俯首挨近马头,似朝它耳语。

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马儿居然乖顺地前足跪地,低头衔住酒器的一耳,再抬首面朝帝王!

这还是马吗?

擂鼓骤停,辽王单膝跪地,朝景仁帝双手抱拳:“恭祝父皇千秋鼎盛,万寿无疆!”

“好好好!”

景仁帝连道三声好,大笑着从马嘴里拿过酒器,一饮而尽。众人从瞠目结舌中回过神来,无不拍手称好。景仁帝放下酒器,高声宣道:“四皇子舞马甚妙,赏!”

“谢父皇。"李佑煦叩谢起身,拍拍旁边跪拜的马儿,它会意似得又将前蹄立了起来。

“你如何驯得它如此听话?"景仁帝啧啧称奇。“回父皇,这些马随儿臣在北疆数年,日日训练,便逐渐通了灵性。”景仁帝连连颔首:“那你方才对它耳语,又是说的什么指令?”李佑煦露出一笑:“儿臣只是告诉它,父皇想喝酒了。”“哈哈哈哈……“景仁帝再度大笑。

大臣们见圣上如此高兴,不由对辽王交口称赞:四王爷有心了、四王爷真是奇思妙想、我等大开眼界等等……

在这些恭维声中,李佑煦目光朝右掠过,再向景仁帝抱拳:“父皇,儿臣请将马上玉带赠予列席的诸位小姐。”

一句话,令在场许多人为之一动。

这不就是借机相看吗?看来四王爷对圣上安排的选妃甚是上心呐!景仁帝尤为高兴,铿锵有力地丢出一个字:“准!”李佑煦牵马转身,举手示意。数名侍卫鱼贯而入,取下各匹马脖子上的流苏玉带,放于内侍手举的一个大托盘上,再牵马退下。“有请。”

李佑煦面朝女眷站立,目光逡巡而来。诸位小姐紧张又害羞,矜持地垂了头。可又不敢垂太多,怕四王爷看不清脸。一个个半遮半掩,拎着裙边陆续朝那内侍缓步过去,拣起一件玉带,再行至李佑煦面前,福身道谢:“谢四王爷。”卫子嫣在辽王看过来时已经低了头,默默往后退向后排。她大抵是整场表演中,唯一一个无法全神贯注的观众。因为马背上那张脸与记忆中的样子越来越重叠,令她恐慌不已。她甚至想过趁他未发现之际,速速回去内殿,可如此一来,反而会将自己曝露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

眼见身前人所剩寥寥,卫子嫣头垂得更低,心中惧怕愈甚。就在仓皇无措时,一声嘶鸣划破夜空。

辽王身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