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救她(4 / 4)

的所有信息重新捋了一下,发现一个漏洞。“如若沈锥招供属实,柳氏兄弟临死前听到的那句′将来要做皇帝的狠人'作何解释?″

“没错。“鱼苏功轻轻拍了拍桌子,“现在回到你前面的问题,柳玉儿手上的确有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晏武二人再次异口同声。

“我回到牢中,告诉柳玉儿有人搜屋找东西,还试图劫持令夫人,柳玉儿想起一件事。张超与她见面那次,给了她一样东西。”“是什么你倒快说啊!"武关义急了。

“正是沈锥说的一块玉。不过并非沈锥之物,而是……“鱼苏功顿了顿,“辽王母妃留给辽王的旧物。”

晏启正刚要开口发问,鱼苏功忽然问他:“还记得张超身上那张锦帕吗?“记得。”

“小桥流水,垂柳′招展。"鱼苏功咬重了其中两个字。“张超用这样一张锦帕包裹玉佩送给柳玉儿,柳玉儿自然不肯收,于是张超改口请她代为保管。柳玉儿最后只收了玉,将锦帕还给了张超。”“原来垂柳是这个意思……“武关义喃喃自语,鱼苏功瞥他一眼又继续往下说。“张超死后,柳玉儿将玉放在了玉琼观供奉灯油。若不是今日发生这些事,她也联想不到与这玉有关。”

鱼苏功随后便亲自跑了一趟玉琼观,果真寻到了这块玉。穗子已然破旧,但玉面蜡状光泽,通体透亮,乃宫内御用绿松石所制。“玉佩上刻有一个′谨′字,而辽王母妃的封号便是′谨。”“难怪他们一直追着柳姑娘不放。“到这儿,武关义也完全弄明白了。“太子若拿这个去见圣上,辽王的嫌疑便洗不掉了,只是……武关义还有一事未明:“辽王的玉怎么落到了张超手里?”“这就不得而知了。“鱼苏功摇头,“柳玉儿也不知来龙去脉。”“怎么来的已不重要。"晏启正想到,“可以说是柳氏兄弟惹来杀身之祸那日,凑巧捡到了。”

“没错。"鱼苏功轻笑,“正好将所有罪行前后串联起来,太子也是这个意思。”

“沈锥……“晏启正思绪又回到此人身上,“沈锥背后一定还有人,他把所有罪责扛下来,与沈八万自缢行为一模一样。”“没错。"鱼苏功再次表示赞同,“他们应该在搏我们并不知情,想把这件事了解在沈锥身上。”

武关义也反应过来:“所以,沈锥并非幕后真凶,真正替辽王在幕后操控一切的还另有其人。”

是,辽王真正的左膀右臂依旧在朝堂。

晏启正想起一事:“殿下之前让武尚书派人去北疆拿人,不知那边可有进展?″

听他提到这事,鱼苏功不由叹了口气:“罗知县死了。”晏启正一惊:“什么时候的事?”

“我也是刚刚才听说。”

刚审完沈锥,宫里来话,说圣上知晓了今日之事,召武尚书速速进宫解释。鱼苏功便与尚书大人一同进宫面圣。

圣上听闻刑部员外郎犯下此等重罪,对尚书大人发了一通脾气。鱼苏功语带无奈:“尚书大人也没想到是沈锥,毕竟他在刑部的时间比我还长。”

圣上认为,尚书大人彻查太子遇刺一案上力有不逮,且一直遮遮掩掩,欺上瞒下。到最后居然被自己手底下的人蒙在鼓里!这里面的“遮遮掩掩、欺上瞒下"等怪罪之辞,显然指向太子殿下。查案期间,为免打草惊蛇,尚书大人获取的消息几乎止于太子殿下,再由太子殿下不时汇报圣上。

见圣上怪罪,太子当即解释,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想拿似是而非的推测频频惊扰圣驾,但圣上不信。

“当时吏部方尚书、兵部鲁尚书也在场,方尚书和鲁尚书先替太子殿下说了两句话,后又替尚书大人开脱,圣上突然大怒,说:'你们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一个个结党营私,互相庇护!”

“圣上是指……“晏启正与武关义听到这儿,脸色一变。鱼苏功默默点了下头,谁都没说,彼此明白。方尚书牵线武戚两家联姻,与太子殿下走近,让圣上猜疑了。“结党营私的罪名可不小,没人再敢多言。圣上发过脾气病情加重,徐公公赶紧让人去请了太医。”

鱼苏功停下来,灌了两口茶继续。

“太子忙着同太医想办法,我与尚书大人回到刑部。前脚刚到,后脚收到北疆的消息一-我们的人到达北疆县城时,罗知县已经过了头七。”“显然,那边提前得到了消息,先斩草除根了。“武关义推测。晏启正又问鱼苏功:“他怎么死的?”

“后宅争风吃醋,气死的。”

呵,晏启正一声冷笑,鱼苏功语带讽刺:“离谱吧?”只是再离谱,亦无法证实它离谱。

“还有一个坏消息,"鱼苏功神色显然一黯,“柳宅那位哑巴老伯,也没了…那个哑巴老伯……

晏启正一时无言。

“据说……“鱼苏功声音渐沉,“他下雨天一个人去柳家墓园时,不小心滑下山坡……摔没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