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误会(2 / 2)

据查,今日有百姓本要入山,皆被山下“官兵”劝退。现在看来,这些伪装的“官兵”,必定与刺客同为一伙。

显然这是一起有预谋、思虑周全的刺杀计划。提前获知太子日程,周密部署,并且熟悉朝廷事务。

这个幕后之人,来头必定不简单!

晏夫人现下最关切的可不是刺客与幕后黑手,她急匆匆地打断父子二人的对话:“那子嫣的伤怎么样了?”

登时,晏启正心下一沉,脑海中再度浮现那张毫无生气的脸。

“不算轻,恐怕要养上一个月。”

“你去瞧过没有?”

晏启正又摇头:“卫夫人在气头上,没让我进门。”

“该!”晏夫人恨铁不成钢,“谁叫你此前那么对子嫣?若是我女儿摊上你这么个未婚夫,这辈子都别想踏进我家门!”

对于母亲的斥责,晏启正沉默不语。

今日之事令他心绪纷乱,一时半会儿自己也理不清楚,为何从前理直气壮的言行,忽然之间令他愧疚难安?

就因为,她冒死替自己挡了刀?

太子遇刺,景仁帝震怒。

太子陪同太子妃至东郊赏樱,乃太子妃临时起意,却有近百名刺客早早埋伏,说明太子身边藏有居心叵测之人。

这还了得?皇帝即刻下令彻查东宫与太子府,并且严查所有刺客的身份,誓要揪出幕后黑手!

历朝历代,为争夺皇位,皇子间手足相残比比皆是。景仁帝自己的皇位,便是从党派的权利纷争中艰难夺得。

他见识过其中的残酷,因而及早立下太子,其余的儿子有的封王,有的封地,唯愿他们勿要重蹈覆辙。

在景仁帝执政的十六年里,各位皇子长大成人,一直相安太平,未曾有兄弟阋墙之事发生。因而这回太子遇刺,犹如当头棒喝,给景仁帝敲响了警钟。

他统共六个儿子,看谁都不像幕后主使,亦不情愿相信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兹事体大,景仁帝思来想去,还是将调查刺客的重任放到了刑部。

尚书武明路对皇上忠心耿耿,当即表示定当竭尽全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查明每个死者的来龙去脉。

与此同时,景仁帝也在金銮殿上重赏了忠心耿耿的太子亲卫,给予伤亡者荣誉与抚恤。晏启正被擢升至正五品都尉。

卫家小姐与家卫救护太子有功,皇帝亦给了卫积知嘉奖,并且赏赐不少名贵药材给卫小姐压惊养伤。

至于柳玉儿,当时形势混乱又紧张,她身着男装混在家卫之中,不曾引起注意。

晏启正也是在这时才想起来,卫子嫣是与柳玉儿一道前来东郊赏樱。他不禁好奇,这两人何时变得如此要好?

这日从皇宫出来,晏启正抽空又去了趟卫府。不出所料,依然被拦在府门之外。

他请门房代为通传,将卫小姐的近身婢女请出来询问情况,但来的却不是上回见过的丫鬟秋落。

“昨夜小姐伤口发炎,起了高热。秋落姐姐照顾了一夜,今日由我守着小姐。”春来朝晏大公子福了福身。

晏启正点了点,问:“你家小姐现下如何了?”

“小姐白日夜里都在昏睡,可人不好受,老睡不安宁,时不时喊两声疼。”回话时,春来脸上布满焦虑。

小姐如今的样子不仅老爷夫人瞧着心疼,她们丫鬟见了心中也难受。

“大夫来换药的时候,我瞧见了伤口,比一根手指还长!就是挨在皮糟肉厚的人身上,也得脱一层皮,何况小姐……”

春来两手比划,描述得皆是事实,只陈述的语气略微夸张了些。

就想让这位准姑爷心生愧疚,好好对待小姐。

晏启正沉默地听着,脸色紧绷,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他从衣襟内袋里摸出一只青色小瓷瓶,递给丫鬟。

“下次换药给她用这个金创药,洒在伤处,能加快伤口愈合。”

虽然陛下赏赐了名贵药材,但这个金疮药效果奇佳,可迅速弥合伤口。

春来欣喜地接过,正要行礼回去,晏启正叫住她:“你家小姐昨日是同柳玉儿一道去的东郊?”

“是。”

“她们如何会约在一处?”

这个春来知道。

“听秋落姐姐说,小姐前些日子在花市偶遇柳姑娘,两人一起去茶楼喝了茶,聊得颇为投机,当下便约着要一起去踏青赏樱。”

花市偶遇,又相谈投契?

晏启正眉峰微微一挑:“是哪一日偶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