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冷盘中的食材大都要事先处理,我就不亲自动手,只能帮你指出瑕疵之处。”
袁聪没注意到这些,继续对程明宝说道。
“好的好的!袁师叔!”
程明宝回过神来,连忙应道。
“记得在炸葱油的时候,油要选用菜籽油,在加热到八成油温时,放入葱白和葱头,炸到微黄再下入葱绿,两者的比例为3:2。
最重要一点,炸葱油时别加入其他香料,不然拌出来的虾仁会被抢味”
袁聪把冷菜盘中的不足处,一一给程明宝点出来,讲得还十分细,连火候如何掌握都点明。程明宝听着,不停的点头,脸庞上还露出惊喜。
达到他这个水准,更多是注重细节和火候,袁聪所说的这些,都是他忽略的细节。
被袁聪一点,他一下就想通。
程明宝的功底不低。
知道按照袁聪的方案来改进,迎宾冷菜盘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而且袁聪点出来的技巧,不少还能用在别的菜上。
关大江和关成同样听得很认真。
“小关,你做的口蘑扒时疏,口蘑是不是还使用老方法,加盐用水浸泡?”
说完迎宾冷菜盘,袁聪转头看向关成,开始指点他所做的口蘑扒时蔬。
关成应道:“是用盐水浸泡!”
程明宝和关大江都看向袁聪。
看他处理口蘑,是不是有什么新技巧。
盐水浸泡处理口蘑这一类菌菇,是从以前就传下来的技巧,一直沿用到至今。
只听袁聪继续说道:“在口蘑中含有硫化物,我们用盐水浸泡进行处理,还是会残留有一点硫化物的异味。
尽管被高汤浓香掩盖,可还是有。”
“这点,确实是个难题。”
“高汤浓度要是不够,口蘑中残留异味就会很突兀,要是高汤浓度太高,又容易掩盖住口蘑的鲜美。”关大江忍不住出声和袁聪探讨:“小袁,你有更好的处理技巧吗?”
盐水浸泡,其实可以把异味完全去除。
可需要浸泡的时间太长,口蘑容易吸水过多泡软,失去原本鲜美。
还有其余几种处理方法:面粉搓洗、高温焯烫、活性炭吸附.
这三种方法,还是不能完全去除口蘑中异味,还不如盐水浸泡方便。
所以菌菇的残留异味处理,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做口蘑扒时疏时,都是用高汤的浓香进行掩盖。袁聪微微点头说道:“是有,用柠檬汁进行浸泡,以五百毫升的水为例,须加入半个柠檬的汁水,泡十分钟左右。”
“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柠檬酸会和口蘑中的硫化物反应,彻底的去除其异味。”“化学反应?菜还能这么做?”
关大江是老派厨师,年纪不大时便进入厨房给人当学徒,文化程度并不高,从来没想过当厨师还会使用到化学反应。
程明宝和关成则是若有所思。
他们这一代人,接受过比较完整的教育,对此还是有一定了解。
化学反应运用在厨房中最多的,就是美拉德反应。
食物被煎烤后,出现焦褐色,即已经发生美拉德反应,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淡淡的焦香味。
看着虚心在听讲的关大江师徒三人。
李志明虽然已经认识袁聪两年多,可对他的认识,在此刻再一次被刷新。
要知道,关大江掌管着紫金国宾的后厨,和袁聪一样,都是国宴主厨级别的人物。
而他那两位徒弟的厨师服衣领上,分明有用金线绣着“特’字的徽章,这是国内厨师金字塔顶端,“特厨”的标识。
要是什么无名小店,他不会在意,认为是网上随意购买的厨师服。
可这里,是紫金国宾!!
一切的着装,绝不容许混淆。
也就是说,两人都是国内凤毛麟角的特级厨师。
以全网坐拥两三千万粉丝的唐探’为例,他便是特厨身份,由此足见特厨的含金量。
可在此刻,关大江这三位业界内的大拿,在袁聪面前如同求知的学生.
这让李志明才意识到,袁聪能婉拒国宴总厨所拥有的底气,能刷脸来探店国宴,凭借绝对不止是人脉,还有让所有人都折服的手艺。
他能经常蹭到这种大师的饭,不知羡煞多少人。
“阿成,你来试试!”
听完袁聪提到的新技巧,关成当即吩咐徒弟操作,技巧归技巧,操作才是真理。
“好的,师傅!”
关成立即应下,去做准备。
紫金楼的后厨虽然很久才开一次,可这次为招待袁聪,关大江特地让人准备不少食材。
关成挑选出一些口蘑,还有一个柠檬,当场开始尝试袁聪所说的这个技巧。
他还拿来定时器,定时十分钟。
“袁师弟,这个技巧,是你自己摸索出来的吗?”看着关成用柠檬汁把口蘑浸泡好,关大江扭头向袁聪问道。
“不是。”
袁聪微微摇头道:“这个方法,我是从西方的米其林三星大师戈登·拉姆齐身上学来的。
当时我观看他的视频,就发现他使用柠檬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