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袁!拍摄好了?”
关大江走进国宴厅,见到几人已经在休息区落座,朝袁聪问道。
“拍好了!”
袁聪笑着点点头。
“那正好,后厨也准备好了!”
关大江揉一下袁囡囡的小脑袋,笑着说道:“咱家小囡囡也饿了吧!”
袁囡囡摸摸饿扁的小肚子,乖巧的点头。
现在已经到中午,小孩子消化能力很强,加上早上吃的粥,小肚子中早就空空如也。
“伯伯这就让人上菜,可不能饿到小囡囡!”关大江笑着冲旁边服务员示意。
既然都弄,当然不会只给袁聪单独弄一份,包括李志明在内,关大江全都准备一份。
所有菜式,都是按照国宴菜单来的。
李志明面露出期待。
不过,他等拍完视频才能吃。
袁聪在圆桌旁落座时,礼宾依次摆放上餐具。
国宴餐具摆放,也是有讲究。
都是隐含细节在其中,筷子朝向、汤匙的摆放角度,每一处的摆放都是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待客之道,透着对宾客的敬重。
袁聪不止是想给粉丝们掀开国宴的神秘面纱,更重要的是想传播美食文化。
探店国宴,不止是一场美食展示,更是袁聪想对粉丝的一次文化熏陶。
中餐礼仪,文化习俗!
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李志明熟练的当捧哏,询问餐具的摆放,袁聪用自己的理解,面对着镜头进行解说。
李志明和袁聪配合很默契。
像这种拍摄,都是一遍直接过。
袁囡囡坐在爸爸侧边,闪着圆溜的大眼睛好奇看着桌面上做工精细的餐具,小手指还按捺不住顺着桌布上的纹路进行描绘。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
国宴上餐具,也不普通,和送给重要国宾的国礼瓷一样,都是由大师进行设计的。
服务员很快就上菜。
国宴上菜的顺序,就是传统饮食文化中招待客人的上菜顺序:先冷盘,后热菜,最后以甜食或者水果收尾。
关大江今天所准备的,是最为经典的国宴菜式:迎宾冷菜盘、全汤鱼翅烩四宝、京葱烧辽参、干煤大明虾、口蘑扒时疏、红烧狮子头、时鲜水果盘。
最先上的,是迎宾冷盘。
九龙戏珠穹顶盖一掀开,红黄绿橘几种色彩食材搭配的冷盘菜,静静躺在白釉映乾坤瓷盘中,立即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
随之而来的,还有淡淡的香味。
冷盘由葱油虾仁、陈年黄酒鲍鱼、烟熏三文鱼、西蓝花和口蘑组成,主要是开胃为主。
袁聪拿起筷子,夹起葱油虾仁,跟着透明的系统面板随之弹出来。
【名称:迎宾冷盘菜】
【品质:78分】
【介绍:由特级厨师程明宝所做,虾仁选用太湖白虾飞汆加葱油凉拌,鲍鱼选用渤海皱纹盘鲍以陈年黄酒干烧处理,三文鱼选鱼腩用苹果木烟熏而成,三者配以当季口蘑和西蓝花组成,不足之处..】扫一眼面板,袁聪将虾仁放入口中品尝,并对着镜头进行讲解.
程明宝,他有印象。
这是关大江的得意弟子。
年纪比他还大一些,可这个年龄拥有这样的技艺,在业界内天赋也是属于顶尖。
稍微咀嚼一下虾仁,袁聪微微点头,然后进行介绍:“虾仁,应该是采用太湖白虾,汆水后放了点葱油拌一下,葱香浓郁虾仁鲜甜.”
虾仁入口Q弹爽口鲜甜。
汆烫得很好,没有把肉烫老。
有缺点,就是葱油中还带着些香菜等香料,稍微有点抢味,应该用纯葱煸油即可。
袁聪夹起鲍鱼摇晃一下,他就知道鲍鱼火候很好,肉质还很软。
还没放进嘴,他就闻到淡淡酒香。
稍微一咀嚼,袁聪就尝出缺点。
黄酒年份高了些,导致酒味不足,没有彻底衬托出鲍鱼的鲜甜。
尝了一下三文鱼,他同样找出不足。
三文鱼最好的部分,是油脂丰富的大腹,可做烟熏三文鱼却成缺点,应该选用油脂少点中段,这样才能把苹果木的香味吸收全。
总体上,瑕不掩瑜。
味道都很不错,技艺超过90%的厨师。
缺点,袁聪没在镜头直接指出,而是等视频拍摄完,当面进行提点都不迟。
接下来每道菜,都有相应缺点,大都是细节上处理不好减分。
不过都很正常,要是没有缺点的话,那是厨神才能达到的境界,让他来制作,同样有不足之处。这跟厨师的状态也有关,状态极好的情况下,往往能超常发挥。
全汤鱼翅烩四宝等几道菜品,依次上来,袁聪都进行介绍,从食材到制作方法,都进行说明。其中,有些特供食材不方便透露出去,他只是隐晦的提一下。
毕竟是完全按照国宴标准来的,其中,肯定有特别食材。
李志明不时当捧眼,两人配合极其默契。
袁囡囡则是在一旁,被一个女服务员照顾着,一起品尝国宴菜的美味。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