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白沐霖吃力握笔的模样,叶文洁不由说道:“还是我替你抄吧。”
“那就麻烦你了小叶。”
白沐霖欣然笑道。
他放下钢笔,起身将凳子让给叶文洁。
叶文洁坐下,拿起钢笔誊抄。
她的字迹娟秀干净,亦如她的心灵,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
“你字写得真好!”
白沐霖看了眼不由赞道:“我替你倒杯水吧。”
他给叶文洁倒了杯水,只是手实在是抖得厉害,水洒出来不少,叶文洁忙将信纸移开。
白沐霖问道:“你是学物理的?”
叶文洁没有抬头,回道:“嗯,天体物理。”
白沐霖说道:“那就是研究恒星吧,这个专业的人应该不多吧。现在大学都已复课了,你这样的高级人才窝到这种地方,唉……”
叶文洁埋头誊抄,没有说话。
她才被下放到这里,身份有问题,怎么可能回校园。
能下放到这里,她已经很幸运了。
屋里安静下来,只有钢笔尖在纸上划动的沙沙声。
闻着旁边白沐霖身上松木锯末的味道,叶文洁竟然莫名有种温暖安心的感觉,似乎暂时放松了对周围的戒心。
一个小时后,信誊抄完了。
随后,叶文洁又按白沐霖说的地址和收信人写好信封。
白沐霖非常感谢道:“谢谢你文洁。如果不是你,我这手得好几天才能写字。”
“不用谢,我也想为环境尽份力气。”
叶文洁站了起来。
她正准备要走,忽然鬼使神差地说道:“把你的外衣拿来,我帮你洗洗吧。”
“不,这哪行!”
白沐霖连连摆手道:“你白天本来就已经够累的了,明天六点还要上山,你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对了文洁,我后天要回趟师部,到时候我会把你的情况向上级反映下,希望能够帮得到你。”
“谢谢!”
叶文洁只是说了声谢谢,并没有告诉白沐霖自己的情况。
……
京城。
光伏发展工业区。
在杨学斌的带领下,三大实验室突飞猛进,先是逆变器、变压器等在工厂里早实现了量产,随后是锂电池和钠电池完成了设计,也先后进入量产状态。
动力工程涉及到的环节少,也就三大实验室,因此在科研之余,杨学斌还设计了一款电动汽车和一款电动车,已经联系了工厂定制相关零件。
至于钙钛矿光伏量产问题,也最终被杨学斌带领团队攻克了。
这意味着,随时可以投入量产。
……
1971年7月1日。
第一光伏厂。
随着第一批钙钛矿光伏成品下线,在杨学斌的指挥下,技术人员先是完成了对光伏的性能测试,完全达到了预期指标。
随后便是搭建小块的光伏发电试验区。
在数十名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一块百来平方的试验区很快就搭建完成了。
烈阳下,源源不断的电能从光伏中传出,经过逆变器、变压器等设备,最终化为稳定的交流电流,并网进入了工业区的电网。
同时,也有一部分的电流被储存到钠电池中。
当晚上没有阳光照射后,这些被储存在钠电池中的电就会反哺进电网。
主控室。
当并网成功的刹那,主控室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的欢呼声:
“并网成功,我们成功了!”
“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创造了历史,又为东大夺得了一个第一!”
“呜呜,我太激动了。真没有想到,这么完美的光伏板,竟然是我们创造的。”
“错,是杨总创造的,我们都是打下手的。”
“东大万岁,杨总万岁。”
……
欢呼声持续了十几分钟才停下。
杨学斌这才宣布道:“同志们,我宣布动力工程完美完成。我已经通知了后勤,今晚加餐,每人三两猪肉。”
“杨总万岁!”
技术人员们闻言,再次欢呼。
杨学斌笑着继续说道:“稍后我会上报,请李帅过来视察,大家要打起精神来。对了,孙琛,电动汽车路测得如何了?”
孙琛,杨学斌的助理,也是杨学斌培养的光伏发展工业区的未来负责人。
他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孙琛忙道:“杨总,已经完成了三万里的路测,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现大问题。有些小问题,我们都已经全部改好了。”
“好。”
杨学斌点头:“将技术资料整理好,上传到神龙一号备份。”
……
回到办公室,杨学斌拨通了李帅的电话。
“喂,这里是李帅办公室!”
“我是杨学斌。”
“哦杨总您好,李帅开会去了,等李帅回来后,我再跟李帅说下。”
“好!”
杨学斌只好挂断电话。
如今京城已经完成了电话系统的改造,可以直接拨动任何号码而无需人工转接。
动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