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纷飞,北风呼啸。
当叶文洁拖着疲惫的身躯登上直升机时,看到了坐在位子上假寐的杨卫宁。
杨卫宁脸色有些苍白,看样子也没少吃苦。
呼!呼!
直升机螺旋桨疯狂转动,搅动得周围的雪花乱飞。
很快,直升机就冲天而起。
并肩而坐,杨卫宁并没有睁开眼睛,只是说道:“是不是好奇雷志成不在?”
叶文洁看了看依旧假寐的杨卫宁,轻轻点了点头。
这次他们三人被调查,她被判下放乌拉盖农场劳改十年,杨卫宁和雷志成被她牵连,即便不会下放到农场,也应该会被调离红岸基地才是。
杨卫宁似乎能够看到叶文洁点头一般,平静地说道:“很简单,是他告发的。”
轰!
叶文洁浑身一震,美眸瞪大。
她直直地看着杨卫宁,心中翻江倒海,难以置信。
那个待人热情友善,工作上认真细致,又不怕苦不怕累的雷志成雷政委,怎么可能是告发他的人,而且对方也接受了审查啊。
杨卫宁睁开了眼睛,此时他就像是个智者,平静地说道:“不要相信你看到的,要相信结果,因为结果不会骗人。”
相比于雷志成,杨卫宁的敏感度丝毫不低。
原著中,他正因为早就看到了社会的风向不对,这才拒绝跟随叶哲泰做理论研究,选择了应用研究方面。
面对叶哲泰的不解,他回答是‘做理论研究,容易在思想上犯错误’。
叶文洁虽然不善斗争,但她足够聪明。
随着杨卫宁的点醒,她很快就猜到了原因,无非就是雷志成想要独享接下来与外星文明沟通的天大功劳而已。
她忽然想到了《庄子·秋水》,里面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
她只是想做研究,从未想过什么功劳。
可雷志成却为了她从未放在眼里的功劳,毫不犹豫的告发了她和杨卫宁,丝毫没有顾及三人数年的情谊。
想到这里,她感觉可笑、可悲,还有失望。
唯独没有愤怒。
难道这就是人性么?
叶文洁怔怔出神。
杨卫宁又闭上了眼睛假寐,没有再说话。
……
乌拉盖农场并不远,就在雷达峰附近,也是叶文洁在原著中下放的地方。
她毕竟知晓红岸基地的秘密,高层不放心她下放到其他地方。
至于杨卫宁。
他被调到了西北。
……
四个月后。
“顺山倒咧……”
随着嘹亮的号子,一棵如巴特农神庙的巨柱般高大的落叶松轰然倒下。
大树砸在地面上引发强烈震动感,叶文洁早已经习惯了,她拿着斧头和短锯,熟练地去除大树上的枝丫。
每当这个时候,她总觉得自己是在为一个巨人整理遗体。
这是个疯狂的时代。
叶文洁看到几百把油锯如同一群钢铁蝗虫过境,成片成片的古老树木轰然倒下。
高大挺拔的兴安岭落叶松、四季常青的樟子松、亭亭玉立的白桦、耸入云天的山杨、西伯利亚冷杉等等。
大片的林海化为荒山秃岭,只留下一个个树桩如同地球的伤疤。
………
京城。
光伏发展工业区。
光伏实验室。
“杨总,光伏板通过测试,性能与预期指标相近,效率达到了33%。”
一个研究员激动地欢呼道。
“好!”
其他早就在等待结果的研究员们也激动地纷纷高呼。
这可是33%的效率啊。
要知道目前欧美最先进的太阳能板,其效率也就是6%左右,几乎是他们的六倍。
看着液晶显示屏上的测试报告,杨学斌也松了口气。
总算是搞出来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因为实验室和工业生产很多时候是两回事。
等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后,他才说道:“钙钛矿光伏虽然搞出来了,但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稳定性问题,铅毒问题、以及工业制作等问题。”
一个女研究员嬉笑道:“杨总,有您在,这世上哪有什么难题。”
“哈哈,周颖说得对。跟着杨总做研究,简直跟喝水吃饭一样容易,依我看最多两个月,杨总就能带领我们解决所有问题。”
有人附和笑道,引来大家的强烈赞同。
面对大家的恭维,杨学斌也只是笑了笑,说道:“你们继续忙吧,我会通知后勤,今天加餐。”
“杨总万岁!”
听到加餐,所有人都兴奋了。
离开光伏实验室,杨学斌又去了电池实验室。
这电池实验室又分为了两个小组,一组研究锂电池,以便将来作为动力电池;一组研究钠电池,用于未来的储能之用。
在技术路线上,锂电池和钠电池几乎一样。
但工业上,却天差地别。
不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