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革命?”石达开和伍青锋惊讶无比的对视一眼,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阿祖解释道:“土地,是所有人生存的根本,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生产资料!”
“没有土地,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国内,土地所有制已经延续了数千年,既是一个个王朝兴盛的根基,同样也是一个个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在王朝建立之初,经历了常年的动乱,人口大幅度减少,地广人稀,有足够的土地资源,让所有人实现温饱,甚至家家户户都有余粮。”
“在这种条件下,只要政局稳定,新兴的王朝就能一步步走向繁荣,人口增长、赋税增加,一切看起来都欣欣向荣。”
“但当人口增长到一个极限,就从地广人稀变成了人多地少,人均拥有的耕地变得越来越少。甚至人均土地只能勉强养活所有人的时候,家家户户没有余粮,没有任何一丝丝容错。”
“只要稍微遇到一点天灾人祸,无数人就会吃不饱饭、甚至被活活饿死。”
“再加上王朝后期,那些士族豪绅对土地的兼并,都变得相当严重,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了生存的根基,就变成了最不稳定的因素。”
阿祖又道:“吃不饱饭、没有稳定的生存根基,无数人就会起来造反,在推翻原本那个腐朽王朝的同时,大规模的战乱和瘟疫、饥荒,造成人口大量减少。”
“然后,又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阿祖扫视着书房中的所有人:“这就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历朝历代都难以逃脱的兴衰轮回!”
“强若汉唐,也同样是这样的命运!”
石达开和伍青锋等人,纷纷陷入了深思。
良久之后,他们才尽皆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石达开和伍青锋相当激动的,赶紧追问道:“老板,你说得太有道理了!听老板一席话,胜过我们读十年书!”
“那么,这个兴衰轮回的怪圈,有没有办法得到彻底解决呢?”
“当然有解法!”阿祖淡淡一笑:“解法有三,分上中下三策,你们想听哪一个?”
“这还用说,都想听!!!”石达开和伍青锋等人,迫不及待的赶紧点头,一副求知若渴的表情。
“呵呵,上中下三策都要,你们还真是贪心啊!”
阿祖笑道:“想要跳出这个兴衰轮回的怪圈,这上策,就是开疆拓土!”
“开疆拓土?!!”石达开和伍青锋再次对视一眼,惊诧莫名。
“是的!开疆拓土!”
阿祖笑着点头:“我中华虽然地大物博,但土地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当人口增长到极限,养不活那么多人的时候,就必须从外部去开拓新的土地资源。”
“有了新的土地,就能将过剩的人口,源源不断的往外迁移。”
“这样一来,既能够缓解国内的人口压力,还能开疆拓土,不断壮大国力。”
“所以,这乃是上上策!”
伍青锋疑惑道:“但是,历朝历代开疆拓土的王朝和帝王不少,为什么他们没有跳出这个轮回怪圈?”
阿祖淡定道:“他们夺取了土地,却并没有将我们的国民,大批大批的迁移过去。”
“单单夺下一片土地,没有安置自己国民,没有充分开发土地资源,那只是空耗国力,根本没有任何助益。”
“而且,开疆拓土的时代,全都是在帝国的兴盛期,国内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还没有那么尖锐,没有那么激烈,并没有大规模往外移民的动力和需求。”
“等到了帝国的衰弱期,土地资源不够用的时候,帝国又失去了开疆拓土的能力……!”
“原来如此,我终于懂了!”伍青锋点头如捣蒜。
“老板,那中策呢?”石达开追问道。
阿祖继续答道:“至于中策,那就是……不断提升土地的生产力!”
“不断提升土地生产力?这又是什么意思?”众人茫然的对视一眼,等着自家老板的答疑解惑。
阿祖笑道:“我们加州生产的化肥,你们都清楚吧?”
“当然清楚,施用了化肥的土地,一亩地的产量,足足翻了一倍以上呢,简直太神奇了!”
阿祖呵呵一笑:“施用化肥,就是在提升土地生产力!”
“原本一亩地,一年种两茬庄稼,也顶多产五六百斤粮食,养活一个人都不够。”
“而施用化肥后,同样是一年种两茬庄稼,却能产一千斤以上的粮食,完全够养活一个人,还有余有剩!”
阿祖继续道:“还有,从明末开始,国内开始种植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些高产作物,将原本的亩产量,从两三百斤,提升到了五六百斤以上。”
“这也是在提升土地生产力!”
“因为种植了这些高产作物,满清比明朝巅峰时期的人口,翻了一倍还不止。”
“因此,才有了康乾盛世……呵呵,应该叫做红薯盛世,更贴切一些!”
“所以,提升土地生产力,是跳出兴衰怪圈的中策!”
石达开和伍青锋等人,大点其头:“原来如此,我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