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意的模样,眼下淡淡的美人痣,都看得明明白白。
李丽质睫毛颤了颤,抬眼时,眸子里盛着满眶的惊讶,像落了星光:“小郎君……这、这是照容镜?”
她声音都轻了些,怕惊散了这太过真切的影像,“铜镜里的我,从来不是这样的……”
又低头看向镜面,指尖轻轻划过冰凉的镜缘,语气里带着孩童般的懵懂与惊叹:“连发丝都能数清,像……像把人装进了这琉璃似的东西里。这是怎么做出来的?竟比最好的铜镜,还要真十分。”
说着,她忽然想起什么,抬头望向萧然,耳尖又泛起红意。
镜里的自己,眼角眉梢还带着方才看蛋糕时的羞赧,连那点不好意思,都被这镜子照得半点藏不住。
这份清晰,竟让她莫名觉得比旁人多看了自己几分,又让她想起蛋糕上那句“卿若展眉,便是春光”,心头像被暖风吹过,软得发颤。
“小郎君……这份礼,太珍贵了。”
李丽质很喜欢,但是不好意思要。
推给了萧然。
“这就是普通的镜子。”萧然轻轻推给李丽质,“现在大唐没有,以后应该很多的。”
“小郎君的意思是,可以做出来?”李丽质也反应过来了。
“嗯,这个不难,前提是看琉璃的质量。”萧然看了看烧玻璃的方向。
“这个也和琉璃有关系?”
“有的,琉璃质量好,就可以做很多这样的镜子的。”
“多谢小郎君,那我就不客气了。”李丽质很喜欢。
镜子的核心功能是“照见真容”,在古人眼中,它不仅能映出容貌,更暗含“照见本心”的隐喻。
少年赠镜,仿佛在说“我眼中的你,便如镜中这般真切动人”,亦或是“愿你透过这面镜,看清我对你的心意”。
用器物的“明澈”呼应情感的“坦诚”,比直白言说更符合这个时代含蓄的礼教规范。
镜子的“圆满”形态自古象征“团圆”“长久”。
对未婚男女而言,赠镜暗含对关系的期许:愿彼此的情意如镜面般无缺,镜体般坚固,虽未明说“相守”,却藏着“愿这份关注长久”的潜台词。
再者,镜子是贴近私密生活的器物,女子梳妆必备,少年赠送此类物品,本身就带着“想走进你日常”的亲近感。
不同于送书籍、文房的普通往来,赠镜更显专属与贴心,仿佛在说“我在意你的细微之处”,这份细致在礼教约束的背景下,已是颇为大胆的情感流露。
不知不觉,两个人的关系走近了一大步。
之前没有主动表达过。
现在虽然也比较含蓄,但是能清晰的感觉到。
李丽质把镜子放回自己房间,很快被豫章公主张锦禾几人知道了。
包括萧钰和张二丫都好奇的凑到李丽质的房间看镜子。
确实是稀罕物。
李丽质没有说,张锦禾豫章公主都猜到了来历。
只能是萧然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