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妙抬头看了眼韭菜堆,的确是够了,可能都吃不了。李妙妙也把手里的刀放下,然后站起身来,但她蹲的时间太久,一站起来腿有点软。
赵伯承眼疾手快将李妙妙扶住,“怎么了?是不是腿麻了?”李妙妙点头,“有一点。”
赵伯承便直接把李妙妙抱起来,“回帐篷休息一下。”李妙妙指了指石头凳子上的韭菜堆,“那韭菜怎么办?还要送去后厨。”赵伯承道:“不妨事,一会儿让王娘子过来拿。”赵伯承继而抱着李妙妙往主帐的方向走去。已是秋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凉爽。
李妙妙迎着丝丝凉凉的秋风问赵伯承,“殿下,你喜欢哪个季节?”赵伯承不答反问:“你呢?喜欢哪个季节?”李妙妙想了想,“秋天和冬天。”
赵伯承问:“为什么?”
李妙妙嘴善如流,“因为凉快啊,我怕热不怕冷。”赵伯承弯了下嘴角,“那我也喜欢秋天和冬天。”李妙妙:“殿下你也怕热不怕冷吗?”
赵伯承说不是。
习武之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赵伯承既不怕热也不怕冷。他看向李妙妙,“想跟你喜欢一样的季节。”李妙妙心里微甜。
赵伯承抱着李妙妙走回主帐,然后走到椅子前将李妙妙轻轻放到椅子上,″腿还麻吗?”
李妙妙摇头。
赵伯承又帮李妙妙倒了杯水,“多喝点水,秋天干燥。”李妙妙开心说好,然后将水杯接过去喝了半杯。赵伯承继而坐到桌案前的椅子上。
李妙妙目光所及是桌案上的一份文书,她好奇问赵伯承:“殿下,那是周国送来的议和文书吗?”
赵伯承嗯。
李妙妙小猫一样凑过去探脑瓜瞧了一眼。
赵伯承见李妙妙想看,干脆把周国的议和条款平摊到桌面让李妙妙看。这次周国皇帝的诚意很足,开放了包括但不限于并州在内的五个边界城池的贸易往来。也就是说如果赵伯承同意议和的话,海城等边界城池就可以与周国通商。而这对于百姓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毕竟有贸易往来就能赚钱,而百姓们富裕了,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但李妙妙看不太懂这些。
她望着文书,一脸想吃瓜又吃不明白的样子,“殿下,这份文书对我们更有利还是对周国更有利?”
赵伯承:“都差不多,没有谁更有利。”
通商是双方面的,齐国能发展经济,周国自然也可以。李妙妙又道:“那议和之后,齐国的百姓可以去周国玩吗?”赵伯承:“没议和之前也可以去周国。两国交战跟百姓们无关,百姓们想去哪国都可以。只不过两国交战不利于百姓们做生意,因为一旦敌军打过来,百姓们很有可能会撤离。”
李妙妙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子。”
赵伯承问李妙妙,“你是想去周国玩吗?”李妙妙摇头,“周国马上就要起乱子了,感觉怪危险的。”赵伯承”
其实齐国也够呛,周国起码就一个安王,齐国可是有好几路诸侯。赵伯承:“若论安定,梁国要好一些。”
李妙妙歪头看向赵伯承,“殿下,你去过梁国吗?”赵伯承嗯,“从前在西武的时候曾跟随叔父去过梁国。”李妙妙好奇,“殿下去梁国做什么?刺探情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