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221章 宗室人口太多了怎么办?很简单,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1章 宗室人口太多了怎么办?很简单,把(5 / 7)

,他们也顾不上这话崇祯到底认不认了,一个个的纷纷再次下跪,口中高呼道:

“臣等叩谢陛下,叩谢太子殿下。”

脑袋撞击地板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奉天殿内回荡着。

崇祯这会也懒得计较什么了,因为他还真的没想好该怎么处理眼前这群人,因此只是随意的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这群宗室子弟这才站起身来,然后缓缓退出了奉天殿。

不过离去之时,不少人心中都在暗自嘀咕。

因为就刚才殿内的情形,怎么看都觉得太子似乎才是真正能做主之人,一旁的崇祯反倒像是陪衬了。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转瞬而逝,也没有人敢多想。

毕竟这个想法实在是有点大逆不道了!

待众人离去之后,奉天殿内再度恢复寂静。

不过崇祯和朱慈烺都会离开,很明显是这样再商量一下这件事情。

哎!

只见崇祯眉头紧锁,又是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奈。

朱慈烺则是看向崇祯问道:

“父皇,对于如何处置这些宗室子弟,你可有想法?”

崇祯摇了摇头,苦着一张脸说道:

“若没有这封血书,朕定当严惩不贷,杀几个带头的,再把其余人都关起来也就是了。”

“可如今有了这血书,朕实在是难以抉择啊。”

说罢,又长叹一声。

“朕这皇帝,当得真是艰难。”

朱慈烺没有说话,而是一脸的若有所思,片刻后再次开口问道:

“父王,你登基之后,可曾给宗室子弟发放过俸禄?”

崇祯听到这话,一张老脸顿时就红了。

本来按照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朝廷每年都要给宗室子弟发放俸禄,这也正是民间“全民养猪”说法的由来。

以往各朝皇帝皆遵循此例,按时给宗室子弟发放俸禄。

只是后来宗室人口暴增、再加上国家财政吃紧,从万历年间起,发放的俸禄便削减至三成左右。

到了又过了十几年,更是只剩下两成。

等到崇祯即位后,起初还偶尔发放一两成,可到了如今,已经有四五年未曾给宗室发放过任何俸禄了。

毕竟,当下朝廷财政捉襟见肘,就连军饷都难以筹措,百官俸禄也时常拖欠,哪里还有余钱顾及宗室?

想到此处,崇祯有些尴尬地说道:

“大明之前的财政状况你也清楚,朕那个时候连军饷都拿不出来,哪还有钱给宗室发俸禄?”

“大约从四五年前起,朕就没有给他们发过俸禄了!”

果然如此!

朱慈烺闻言,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一切皆在他的预料之中。

毕竟他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崇祯穷的都要尿血了,哪里还顾得上这帮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

然而就在这时,崇祯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睁大了眼睛,然后急切地说道:

“等等.你该不会是想给这些宗室发放俸禄吧?”

“朕劝你千万不要这么做!这帮宗室不值得国家拿钱养着他们!”

“有这些钱,用来招募军队,对抗建奴和李自成不是更好吗?”

朱慈烺看着崇祯那紧张的模样,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忙解释道:

“父皇放心,儿臣并无此意。”

“即便儿臣有再多钱财,也不会浪费在那些无所事事的宗室子弟身上。”

崇祯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也缓和了许多。

紧接着,朱慈烺转头看向一旁的王承恩说道:

“王公公,劳烦你去查一下,目前宗室人口究竟有多少,要详细准确的数目。”

王承恩连忙躬身应道:

“太子殿下稍候,奴婢这就去办。”

说完这话,王承恩便匆匆退下了。

崇祯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疑惑,既然不是要给宗室发放俸禄,那查他们的人数又有何用?

不过,见朱慈烺似乎没兴趣回答这个问题,崇祯也就懒得问了。

没过多久,王承恩抱着一迭厚厚的文书匆匆返回。

大明设有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机构,名为宗人府,宗人府每年都会进行宗室子弟的人口普查,数据未必百分百准确,但大致相差无几。

而那些未被记录在册的人,朝廷并不承认其宗室身份,自然也不能算作宗室子弟。

只见王承恩从最上面取出一本册子,恭恭敬敬地递给朱慈烺说道:

“回太子殿下,奴婢方才查过了,目前大明宗室在册人数约有十三万。”

十三万吗?

朱慈烺听到这个数字,心中并未掀起太大波澜。

因为根据后世资料记载,明末时期宗室人口理论上应达到二十万之多。

不过,那些数据或许包含了所有宗室,而真正在册的人数远没有那么多。

至于不在册的宗室,数量或许更为庞大,只是朝廷不会承认他们的身份罢了。

紧接着朱慈烺翻开手中的册子,只见这上面详细记录着大明藩王、郡王以及其他爵位宗室的数量。

翻到最后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