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5章 还是在下(3 / 3)

通性的减少,人为的被制造一个巨大的剪刀差。

于是同时,南方豪族正在土地上大量的种植,桑树,制造布,丝织品,生产铁器、瓷器,然后通过贸易,将那些经济产物,变成白银。

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整个世界的商人都在寻找白银,然后流入大明,换回精美的商品。

也就是说,随着大量的白银流入大明,南方的经济形式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开始酝酿出依赖商品经济的社会结构,也酝酿出了手握大量白银的南方经济体。

而这贪婪的白银经济体,迫切的希望放大与农产品的剪刀差,从而更好的将他们的财富变现。

太仓银的这一次枯竭,可能只是偶然性事情,国家也不可能一直维持着这种不正常的对白银的渴求。

但是当裴元想到这些的时候,脑海中瞬间就跳出了四个字,“一条鞭法。”

这个号称给大明续命百年的大改革,主要的思想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从此以后,朝廷不再缴纳各种实物,完全以银钱来衡量税赋。

这种变革的好坏,自然有各种各样的解读。

但是在裴元看来,这种强行推动白银需求的政策,和之前那故意放大白银与粮价剪刀差的行为,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就搭配的天衣无缝了?

大明的商品经济从一出现就像是一条贪婪又饥饿的蛇,它拼命的撕咬着尾巴上的小农经济,直到把自己也吃了下去。

裴元模模糊糊的有些想法,只是暂时还不能捋的分明。

“一条鞭法”离出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但真正的推行下去,还有几十年的光景。

这个被反复拾起,顽强执行的计划,没有一股合力的推动,显然是不现实的。

裴元甚至有一种荒诞的感觉,坐在那牌桌旁的对手不是“他”,不是“他们”,而是这个时代,是那些不可抗拒的历史剧变。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