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这饼不饱(2 / 3)

院中的宋春娘,似笑非笑的抱臂看着。

就连侯庆这种实诚人,都对裴元的表演略觉尴尬。

他的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脚趾在鞋里抠啊抠,好不容易应了一声,赶紧以照顾醍醐和尚为由,退回屋里。

裴元见了韩千户后,心中莫名就踏实了许多。

这就是有后台的充实感吧。

韩千户那边已经准备好足够的锡料,拿到银样立刻就能浇筑锡锭。

裴元要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准备了,首先要在苏州的织户被煽动起来之前,尽快带银子离开苏州。

只要他把银子带离了苏州,这件事的因果就和他无关了,再闹起来,就是苏州知府的责任。

然后,他要尽快带银子赶往扬州和孙克定汇合。

到了扬州,就能借助漕船前往淮安了。

只要上了漕船,如果半道出现了什么翻覆、漂没的事儿,裴元的这趟任务固然是完蛋了,但是他也能借此无损脱身。

因为只要发生了那种事情,为这件事背锅的,就成了总督漕运的右都御史张缙了。

总督河道的右都御史王鼎刚刚因为济宁陷落的事情被撸掉,张缙未必会让人在他的地盘搞事。

对于裴元来说,这个结果也不坏。

能够从这个任务中无损脱身,已经是仅次于在淮安大赚一笔的次佳结局。

如果不是因为淮安炒货的暴利太过惊人,裴元甚至愿意把这当成最佳方案,坑漕运总督一波。

等到了淮安,赚到了那大笔的钱,以后的事情就灵活多了。

没多久,程雷响请了大夫过来,为醍醐和尚看了伤。

那大夫也没看出什么所以然来,开了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叮嘱早晚服用。

裴元见尚有些时间,紧着赶路的话,应该能赶回华家的庄园和大部队汇合。

于是便对侯庆吩咐道,“你先留在这里照看着醍醐和尚,我和两位总旗,要回去和澹台芳土他们汇合。”

“等我们过来取银子的时候,会让人来接你们。”

想了想,又道,“若是醍醐和尚要走,你便任他离开便是。醍醐和尚不是凶恶之人,你与他无冤无仇,又有照料的情谊,想来他也不会伤害你。”

侯庆闻言应下。

他们这次过来,带的行李不多,简单收拾了一番后,三人从店里取了些酒饭,就离了苏州向无锡进发。

路上的时候,裴元想起岳清风的事情,对程雷响道,“韩千户已经打算把你师父放走了,那伏魔袈裟也被韩千户暂时取走,你可以不用替他担心了。”

程雷响听了长长的舒了口气,诚心诚意的说了句,“下次见了韩千户,卑职一定当面致谢。”

上次司空碎当着自己的面,说要找韩千户解决问题的时候,裴元还有一丢丢的小情绪。

现在裴元已经彻底豁达了。

三人加紧赶路,一路行商不少,也没什么波折。

等到接近天黑的时候,就到达了临时驻扎的华家庄园。

这华家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华太师一族。

如今的华太师华察应该还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唐伯虎已经变成了年过中年的油腻肥男。

华察这家伙打小就聪明,未来也前途可期。

只可惜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华家目前还是处于封印状态。

因为当年华家一族帮助过割据江南的张士诚,所以被小心眼的朱元璋记恨住了,剥夺了华家一族通过科举入仕的资格。

华家的读书人最多只能考到秀才,之后的考试就不允许参加了。

华家解禁还要等到嘉靖年间,那时候自家的内阁首辅,都已经热腾腾的出炉了。

不能考科举的家族,对现在的裴元来说,完全没有示好的价值。

裴元一回来,立刻惊动了留守的几人。

澹台芳土和司空碎纷纷过来询问苏州的事情,陈头铁也过来回报了这里的众人的动向。

裴元大致说了一番。

澹台芳土和司空碎听说韩千户曾经短暂现身,都长长的松了口气。

裴元想了想,这次运送税银的事情,还需要同心协力,得和众人提前通通气。

于是便四下看看,让守卫的亲兵都退下。

随后对诸人说道,“我已经和提督苏杭织造衙门的胡公公见过面,胡公公是识大体的人,不会在这件事上为难咱们。”

“但是苏州城这一关,还得我们自己过。”

裴元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我和曾在南直隶做县令的孙克定聊过此事。”

“他说,那些想要阻挠税银北送的人,最可能的选择,就是鼓动那些织户闹事。”

“如此一来,既可以针对我们这趟押送税银的任务,又能把苏州的民怨转移到朝廷头上。说不定,还能趁机向提督苏杭织造衙门施压,减少徭役的时间。”

“所以其他的手段,暂时先放在后面,我们首先要解决苏州织户的问题。假如有苏州织户阻拦我们的押送税银的车子出城,各位该怎么办?”

裴元说着,目光扫视众人。

澹台芳土和司空碎久在南直,心中大抵有数,并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