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玄幻魔法>维校的三好学生> 第134章 龙裔们的困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龙裔们的困境(3 / 4)

后,赵诚下达了一道道军令。不得不说,赵诚颁布的军令中,玉牌上的留字,要比宣冲飘逸多了。

而数公里内,昊军开始汇聚,在黑夜中一缕缕火把萤火一样开始汇聚,直至凌晨,在淡淡的薄雾后,一个人头攒动,行止有度的庞大营地赫然出现“思鹿原”这个预定的会战地点。

五万昊军如同一个有着无数溪流汇聚的大池塘;在负责“粮草”“柴火”等物资收集的“溪流部分”的军列中,只能在一片肃静下听到脚步和马蹄声。但是各个“溪流”所汇聚的大营中,则是各有声色。东边靠近河滩的营地伐木归来,正在拿着斧头和木销在做壁垒;隔着几百米外,肝胆相照的另一个营地在生火做饭。

而在大军后面新部队汇入的待命区域内,那些刚刚拿起刀枪不过两个月的昊军役农们则是坐在了地上,背诵着“八不八要”的顺口溜。

例如1号顺口溜,强调互相检查披着的铠甲,在交战时要时时刻刻以队中“骨干”为基准点保持阵型。

2号顺口溜:强调弓弩发射前检查弓弦,望山校准,听到命令才能齐射。

队督们念诵一句,排排坐的大头兵们下面就齐声喊一句,而等念诵完后,就齐声背诵。当大家齐声背诵时,是非常流畅,哪怕其中有人是在某些段落滥竽充数。但是一整队的集体记忆算是没错了。

很显然,这不同顺口溜,是在为下面承担不同作战任务做准备。有的营地是要硬抗铁蹄冲击,而有的营地则是要做好辅助射击准备。

赵诚的命令下达的非常复杂;而他招来的这些民夫们能够承受的“命令信息总量”有限,所以他要提前根据作战任务需要,用这样的流程“编入”作战条例。

赵诚正在以这个时代大部分人不理解的方式增强自己招募的这些“低阶兵”作战效能。

如果是平常将领领导这样规模的民夫队伍,在面对精锐铁甲冲锋时,会一触即溃。

具体案例就是历史上,葛荣的二十万起义军散在了数十里,面对尔朱荣的七千骑士,被铁甲骑兵一冲溃一路,变成连锁溃逃。

赵诚所率领的这些大军中同样有相当部分是农夫军队,而战斗力却不是葛荣那样一盘散沙,赵氏昊军的所有农夫,都有血勇者以自身为轴组成严整的队列,能在旗号下快速聚集。

终于在9月2号这天,碰撞开始了。当各路爻军如同山洪一样从地平线上出现,赵诚的大军东侧五千人大营正面碰上爻军的精锐,这股精锐是戍帝各个大营麾下大将们拼出来的。这些将领们在听闻昊军农兵们螳臂挡车后,纷纷要求出战。

于是乎在戍帝阵营中,这三千精锐骑兵马蹄扬起尘土,如同饿虎扑食一样,冲过来,并且进行了仔细挑选后,选择从昊军侧面软肋进行“下口”

赵诚迅速赶到接战的大营,竖起自己帅旗稳定军心,在看到敌人精骑气势汹汹奔腾而来后,分为九个方阵,采用“品”字型迭起来,一共三个“品”迭成了一个大“品”,一旦一个“口”(方阵)遭到强兵突击,就立刻收缩向内变成刺猬,然后整体变阵,其他“口”靠上来,整个“品”上下颠倒过来,从一个“口”对敌,变成“两个口”对敌人,拖住敌人突击后,在接敌面完成兵力优势。

上述情况说明,武飞和赵诚看的兵书在这“初级排兵布阵教材”上是殊途同归的。

但赵诚在步抗骑兵时有自己的经验操作,他在每个方阵中预留了压阵的力量。每个方阵混有三组铁军,每组二十人。

这些铁军身穿步人甲级别重甲,提着斩马刀。当他们站在役农阵列中,爻军骑士如同收割机冲上来时,昊军的这些铁军就如同插在田里的钢筋。

…实战检验分割线…

9月2日,负责冲击的大爻铠勇骑兵们,没有发现昊军役农队列中有这些铁人精锐混编其中,一开始冲垮了四分之一阵型,在后方压阵的大爻将领们是松了一口气。

但原本被铁骑冲溃的玉勇方阵区域,穿着竹铠的伪昊杂兵以这些铁甲人为基准,重新补充方阵,在天上骑着异兽督战的爻军大人物顿时傻眼了。

仔细放慢镜头,观察冲阵的细节。爻军骑兵一开始把方阵给冲出一个缺口,仿佛冲掉一层沙子,然后露出里面礁石,这个礁石就是重甲军,重甲军站的密集,相互配合得当,骑兵被斩马刀一个砍下马。随后就是农军们在哨声中重新以重甲军为基准形成阵脚

在这堂堂的阵战中,爻军和昊军之间双方战损非常接近,但是昊军中战损大多是刚刚招募一个月的杂兵,而爻军战损的是精锐。

接下来爻军不死心,决定挑选昊军阵地其他部分打击,然而连续三日主动发起进攻,爻军一轮轮铁甲冲锋伤亡三千余人后,爻军的各路将军们心中大痛。

所以在9月6号后,全军倾向于绕开面前这个顽固拦路虎。

于是乎在沙洲,两个军团在正面碰撞后开始缓慢错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双方擦身而过时,赵诚在军阵稳定的时候,会主动让四千到六千左右的部队携带炮兵压上去。

随着昊军炮兵轰击爻军,爻军正在向南的主阵无法不动如山。如果任由炮弹就这么轰的话,占据爻军主体的绝大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