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道:“怎么没有路?”
带路的骑兵:“将军,前面有一个渡口,里面有数个竹筏;当然,我军也可以涉水而过。”
素哲皱了皱眉头,他看了看自己后面混乱的队伍,这时候他已经感觉到,目前队伍需要整顿了,拖拉到这里已经使得大量队伍不成型了,如果就这么渡河,队伍会更加散。——但是整队过河需要几个小时,河对岸的人看到后,会不会给爻人通风报信呢?
此时的素哲,就像有的人在上公交前,感觉到自己鞋带松了,挤上了公交后,会被踩的更松,但是现在要不要蹲下来系鞋带呢?公交车不等人。
素哲决定自己先带队渡过河流,
半个时辰后,湍急冰凉的河水冲击着马腿,素哲的靴子也被浪打湿,但是最终架着马带着三百人过河了。
但随着他渡河后,天边传来一阵炮响;在上游二里地,岸边的灌木丛中,哗啦啦大批军团显现出身影,并且河流中出现了竹筏,竹筏上也站满了拿着枪戟的士兵。
武飞:新手们犯的错都一样,急。
和当年的堂睹奥一样,这位素哲也是走的太急,认准了王家渡这最近的渡口,连上游其他小型泅渡区域,都没有派人过去搜寻。
…段位有差距…
这场战役中,武飞是主动渡过河流,占领王家渡上方高地,准备和敌远道而来的骑兵打一场阵战的。
毕竟是第一次战斗,虽然操练场上演练了无数次,但是面对敌人正规军,会不会出现“临阵退缩”的溃逃?
武飞第一次带兵带的是役农,且自己当时体格较弱,压不住那些营队队长,所以——一直以来,都在防着军队不听话的情况。
故,渡河而战,目的是让这条大河帮自己拦住自己带来的三千壮丁那想要后撤的心。
看似是效仿背水之战,但实际上三千壮丁部队的参战,对结果是没有影响;说的干脆一点,加他们也就是“加自动分”。要截杀这昊天部队,只需要带来的一千五百名战兵们出场就能打赢。
而之所以把他们带过来布阵,武飞目的是让这壮丁部队见血,以适应未来的情况。
武飞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就算壮丁部队被冲的溃散,自己的主力部队也可以拦住敌军追杀,让壮丁可以退到上游的阵地中,缓一口气打防御战,并且可以通过船舶调动役农兵团过河来支援,然后打持久战。
在武飞看来壮丁的身体素质并不比当年纤夫们差多少,都是码头上做工,没一膀子力气怎么吃那碗饭!而这一批最早抓来的壮丁,武飞也是寄予厚望,将他们视作未来渤郡之战的主力,而抱着这个目标,壮丁迟早是要见血的,需要练。
因为一旦自己这边打的规模越来越大,昊国反应过来后,自己要有充足兵力来应对。
…战鼓敲击,所有人的手也都不自禁的握紧了武器…
武飞在高处看着这支部队,对于“东市军”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阵地战!
甭管先前在东市口号情绪激荡的多么响亮,在战场上“相互信任度”是没有经过考验的。所谓“信任”就是要让纤夫的战兵们同样相信,那些后来的壮丁可以加入他们。
壮丁方阵接战开始,武飞就发现对手压根和自己不是一个级别。
武飞是木楞地望着水中那个骑着神俊铜狮子的“呆子”。自己这边部队都冲过来了,你还在招呼机动力量来到水里面拱卫你。这可是宝贵的机动力量啊,跟着你一起在水里发挥不了作用。
随着战鼓敲响。武飞直接下令,在上游的战兵们也别藏了,直接压过来。
原本盘膝而坐的一千五百人兵团立刻起身,没有管屁股下的垫子,直接抱着火枪站立起来,检查了一下身上的铜条,火帽,以及各个战前预备零件,开始集体小跑,朝着二里外的下游战场奔赴。
王家渡战役打响了。上游提前三个小时抵达战场的东市军团,如同闸刀一样直突过来。
刚刚渡过河流的素哲,看着身后杀喊震天,想要重新跨河归来,却被河道上乘船而来的弩手和长戟兵们,直接拦住了。
昊军的局面如同上了断头台,素哲是头伸到了河流中,大部队是“身”,王家渡岸边的壮丁部队是闸刀,气势汹汹地落下来。
素哲如果现在下令全军退到下游,他和先头精锐部队作为头,就会留在河水中被武飞的部队纠缠住,那就是尸首分离!
素哲如果让部队死战不退,他全军就是屁股对准了东市军火枪部队,到时候就是“啪啪啪”一连串炽热子弹。
…对于射手来说,这绝对是个好姿势。…
不一会,壮丁部队们贴上来,并且打出了豪情,在留守的三位士官和两百纤夫兵带领中,壮丁们以他们为基准开始组成战阵,牢牢地缠住昊天部队,让渡口始终处于交锋状态。
渡口码头上昊军玉勇们被壮丁们一股子蛮劲压制住了,人头攒动中带着竹头盔壮丁们仗着人多,一点都不惜力量,用长戟一阵抡,昊军们抓住爻军的长戟兵们一起落下水。
而大爻的壮丁部队在这样迫不得已下河后,则是找到了自家在河面上的船游了上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