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鞍口牢牢锁死在石基上时,最考验精度的部分已经过去,接下来,是考验耐力和体力的重复性工作。
他没有停歇,在天黑之前,他又成功地加工并垒上了第二层原木。
这一次,他不需要再削平底部,只需要在四个拐角处,耐心地制作鞍口。
当第二层的原木“咚”的一声坐实在第一层上时,整个木墙结构变得更加稳固。
————
第十一天。
林予安简单活动开身体后,他开始了一天中雷打不动的巡视。
他的生活被简化到了极致,天一亮就去海边进行掠夺式采集,然后便一头扎进工地,直到天色完全黑透。
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临时庇护所,煮一锅贻贝果腹,倒头就睡。
他提着采集袋,快步走向海岸。
海边的景象让他眉头紧锁,流冰比昨天更加密集了,大块的浮冰随着潮水涌动,互相碰撞,发出“咔啦、咔啦”的清脆声响。
他看到大量的浮冰拥挤在峡湾的入口处,像是一道正在缓缓关闭的白色大门。
林予安心中一紧,知道大自然用不了多久,就会收回它所有的慷慨。
“时间不多了。”他喃喃自语,手上的动作却更加迅猛。
他不再精挑细选,而是如同收割机一般,将滩涂上所有能看到的贻贝和海螺一簇簇地扫入袋中。
冰冷的海水浸透了他的手套,刺骨的寒意顺着手臂向上蔓延,但他毫不在意。
在采集窗口彻底关闭前,每一颗贝肉,都是未来对抗饥饿的宝贵弹药。
将满满一袋“战略储备”倒进暂养池后,他并没有立刻返回工地,而是转向了那片宁静的淡水湖。
他布下的三根弹性钓鱼竿,已经静静地等待了数日,他本已不抱太大希望,只是将其作为日常巡视的一环。
然而,当他穿过树林,来到湖边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脏猛地一跳!
最左侧的那根钓竿,不再是蓄满力量的紧绷弯曲状,而是笔直地、突兀地指向天空!
“中鱼了!”
一股狂喜瞬间冲散了他全身的疲惫!他一个箭步冲了过去!
只见水面下,一条银色的影子正在奋力地挣扎,将鱼线拉得笔直,甚至发出了“嗡嗡”的声响。
他没有鲁莽地直接拉线,而是拉扯鱼线感受了一下力度,能感觉到从鱼线末端传来的,只是一股略微的挣扎。
林予安小心翼翼地抓住鱼线,缓缓的拉扯,看准时机,猛地向后一拽,将那条大鱼拖出了水面!
“哗啦——”
伴随着一阵水声,一条体型壮硕的鱼被他甩到了岸边的草地上,兀自翻腾跳跃着。
他激动地上前,小心地按住那条还在挣扎的鱼,镜头也随之给到了一个完美的特写。
那是一条极其漂亮的溪鳟。
它的背部是橄榄绿色,上面布满了蠕虫状的奇特纹,体侧则点缀着鲜红色的斑点,每一个斑点外都围着一圈淡蓝色的光晕。
但与他认知中普通的溪鳟不同,这条鱼的体色更偏向银白,体型也大得惊人!目测长度超过四十厘米,重量至少在三斤以上!
林予安将这条沉甸甸的战利品捧在手中,对着镜头,开始了他专业的解说。
“各位,这是一条溪鳟,但它不是你们在任何内陆山区能看到的那种溪鳟!”
他用手指着鱼身,声音中带着难掩的兴奋:“在绝大多数地方,溪鳟一生都生活在淡水里,能长到一斤就算是不错了。”
“我现在在拉布拉多海岸线,这里的生态系统完全不同。”
他将鱼捧得更近,让镜头能清晰地捕捉到它的细节。
“这是一条海降型溪鳟,当地人也叫它‘salter’,意思是吃盐的家伙,它的生活习性和三文鱼几乎一样!”
“它在这个淡水湖里出生,但并不会在这里终老,当它长到一定大小,就会顺着溪流进入我们身后的这片大西洋。”
“海洋,对它来说就像一个自助餐厅,它在那里疯狂进食,体型会以在淡水中数倍的速度增长,并且积蓄起大量的脂肪。”
“然后,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比如现在这个季节,它会凭借着神秘的本能,洄游到自己出生的淡水系统中来准备产卵。”
“看来我非常幸运,正好在它洄游的路线上,布下了这个陷阱。”
“它在海洋里养成了贪婪的进食习惯,面对我挂下的新鲜鱼饵,根本无法抗拒。”
他用手指轻轻划过鱼身上那些鲜艳的红点。
“这就是它和普通内-陆溪鳟的根本区别。普通的溪鳟是居民,而它,是远洋归来的冒险家。”
“看看这肥美的体型,这因为海洋生活而变得更亮的银白色泽。”
“这代表着它刚刚从海洋洄游回来不久,体内的脂肪含量正处于巅峰状态!”
“这不仅仅是蛋白质,还是宝贵的高热量!对于接下来要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超级燃料!”
连续数日的空军,换来了这样一份厚礼。
荒野就是如此,它考验你的耐心,然后在不经意间给予你最丰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