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们原本在焦国的日子本来也过的不怎么样,但焦国天灾到底是因他而起,导致这些百姓流离失所。
作为补偿,夏衍自是希望他们在封地能过上好日子。
翌日。
夏衍一路疾行,悄悄抵达宁城。
因着星神祭临近,宁城又比往日热闹了许多,处处张灯结彩。
好不热闹。
发生在延川郡的难民潮,似乎一点都没影响到宁城的繁华。
无非也就只是多了一些谈资。
回到封君府,夏衍并未急着召见诸位重臣议事。
算上游历云州的日子,他这一去就是大半年,自是需要先安抚住后宅一众妻妾,免得后院着火。“衍哥哥。”
便是一向清冷的清玄,再次见到夏衍,也难免流露出思念之意。
好一番纠缠。
美人恩重,夏衍又岂能辜负,在后宅一呆就是三天三夜。
九月初八,晴。
勉强交完差的夏衍,眼瞅着明天就是星神祭了,这才走出后宅,来到偏殿,开始接见诸位重臣,以为议事。
才刚坐下,案台上就堆了厚厚一堆公文,等待他的批阅。
不用说。
这些自是太丞林远湖的手笔。
不少公文都是林远湖在夏衍授意下,代为签发,如今需要夏衍审阅之后,补上签批,以便黄阁归档,以便后续调阅。
过去大半年。
在太丞林远湖主持下,年初仪式定下的大政方针,基本都已实施落地。
教育方面。
不仅是重阳武院、邀月书院彻底蜕变,从粗矿走向完善,便是各地郡县的县学、郡学也都逐步整改到位。
教化司更是以乾宁郡为试点,实行县学跟郡学的文武双修。
相关的修行资源,由衙门补贴一部分,再由学费承担一部分,剩下的则是有赖于世家豪族、商社等的捐赠。
目前看着还不错。
当然因着仅仅只是试点,乾宁郡又是大本营所在,当地的士绅豪族为了博个好名声,赢得封君府青睐,自是不吝捐赠。
后续如何,还有待观察。
至少目前而言,是根本不具备向各地郡县全面推广施行的。
除了教育。
过去半年,封君府在律法修订,律令宣传,工程建设,商税改制,吏员考核标准拟定等方面,全都取得长足进步。
看似不温不火,实则已经是悄悄完成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