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修士。便连三大年轻至尊之一的姜上河,都主动上前攀谈。
夏衍倒也没摆架子,敝帚自珍,正可互相交流印证。
如此作为,自也让他的玉京的名声更盛。等到悟道茶会结束,相关消息传播开来,便是夏衍名满玉京之时。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
这不。
夏衍才刚回府,便不断有驻足玉京的寒门学子,上门自荐。
先前李太白之事,就已经让夏衍在玉京寒门学子圈中打响了名头。
连李太白都敢招揽,宁城可谓是真的求才若渴。
渐渐的,坊间又有消息传出,说夏衍自打来到玉京,竟先后跟安乐公主、清河公主以及倾城公主打过交道,可见魅力之大。
再加上夏衍在悟道茶会上的一鸣惊人,就更加深了其传奇色彩。
那些个从中土各地赶来玉京,想要寻找出头人地机会而不得的寒门学子,眼见如此,便也渐渐心生投奔宁城的想法。
一时间,纷纷找上雍国公府。
夏衍自也是来者不拒,当即叫来掌铨司驻玉京联络点的吏员,当场给前来投奔的寒门学子登记造册。未免夜长梦多,更是直接安排传送到雍城。
再由雍城送往宁城。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很是让夏衍在玉京收割了一波人才。
也算是名利双收。
夏衍的一朝成名,却也引起玉京各方势力的暗中觊觎。
倾城公主府。
静室中,倾城公主盘膝而坐,再次祭出那面古朴铜镜,却见那铜镜之中,赫然映射出白日里演法的一幕幕。
这铜镜竞也是一件灵宝。
不仅可记录万千法门,还能以此推演新的神通。
倾城公主举办悟道茶会,替皇室拉拢人才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想借机记录各大天骄的神通秘术。
否则。
又怎会舍得如此珍贵的悟道茶叶?
武安侯府。
三大年轻至尊之一的姜上河,回府之后,立即赶往家族祠堂。
那里隐居着姜家老祖。
“那玉佩,可是有反应?”
姜家老祖面容枯槁,看着已是命不久矣,浑浊的双眸,却仍绽放摄人的光芒,令人见而生寒。此时却是一脸紧张。
“回禀老祖,玉佩不仅有反应,而且光芒颇盛。或许正如老祖您所料想的那般,乾宁君,或许已然窃取了部分乾国国运。”
在外面威风凛凛的姜上河,在姜家老祖面前却乖的像只小狗。
或许,就连大景皇室都不知晓,在玉京传承了近千年的姜家,实则乃是大离神朝皇室一脉遗孤。更准确说,是乾国公室遗泽。
当年妖族大举进犯乾国之时,乾国公子姜宥正在中土游历,侥幸逃过一劫。此后便在中土扎根,开枝散叶,建立玉京姜家,传承至今。
两年前,夏衍入驻宁城时,便已引起姜家关注。
那毕竟是乾国都城,也是姜家的根。
“有反应就好,有反应就好…”
姜家老祖却是长舒了一口气,转身走进祠堂后堂。
那里张挂着姜家历代先祖的画像。
跟第一代玉京姜家老祖姜宥并排的,赫然就是姜宸以及姜漓。
“想当年,乾国覆灭之时,姜宸老祖不知所踪,姜漓老祖更是无有记载…”
眼见老祖又絮叨起这些个陈年旧事,姜上河也是一脸无奈。
“老祖,如今已然确认乾宁君窃取了乾国气运,接下来,家族对于乾宁君以及宁城,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还请老祖指示。”
作为年轻至尊,姜上河已然进入家族决策中枢。
“最近宁城不是在寻求跟各大家族合作吗?从族中挑选几个机灵一点的,送去宁城,先打探清楚情况,再做计议。”
姜家在玉京扎根千年,早已断绝了复国的念头。
可对于宁城,终究还是存着几分念想。不管将来作何打算,是跟夏衍为敌,还是跟宁城合作,都需要提前布局。
“明白!”
得了老祖指示,姜上河也就不再叨唠,转身离开。
清河公主府。
“乾宁君,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清河公主目光璀璨,难得露出小女儿家的作态,却又暗自发愁。
夏衍油盐不进。
到底要拿出什么样的筹码,才能说服夏衍跟黑水商社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