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走到这一步,已经是有进无退。”
林远湖言辞铿锵,“表面看,宁城跟焦国之间,有着延川郡作为战略缓冲带。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焦国势必不会甘心云州陷落,迟早会发起报复。”
“这倒说对了。”
夏衍微微颔首,“我已经得到消息,焦国正在联络雷云宗、扶风部落以及炼魂宗,意图对宁城发起反击“那就更不能退了。”
林远湖目光微凝,他没想到,宁城情报网竟如此强大。
就连这等隐秘消息都能探查到。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趁势而为。倘若能攻占延川郡,宁城疆土便与焦国真正接壤。届时,宁城跟焦国之间的冲突,就将转化为雍国跟焦国之间的正面冲突。焦国不仅不会直接发兵云州,反倒会更加忌惮宁城。”
凭宁城一家实力,是远不足以跟焦国正面抗衡的。
唯有拉上雍国。
“太丞的意思,是要借机利用镇北军?”
在白嫖镇北军这件事上,夏衍,包括他身边的人,态度都出奇地一致。
林远湖却是面不改色,淡淡说道:“镇北军镇守东荒,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监视焦国,驻守延川郡乃是正常履职,谈不上利用。”
好嘛!
不愧是读书人,白嫖都说的这般大义凛然。
“想要攻占延川郡,不难。”
夏衍倒也自信,“关键是,拿下延川郡之后,如何从焦国引来流民?焦国不傻,不可能坐视流民进入云州地界,必定会严防死守。”
“这个,臣下也只是有个大略想法,具体如何操作,还要从长计议。”
林远湖又不是神。
他才来多久,最多也只能给出一个大略解决问题的方向。
“确实不急。”
夏衍倒也没有失望,宁城跟焦国之间的博弈,注定会是一场持久战。
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决出胜负。
“除了人口难题,宁城眼下还有一不足之处,便是文化气息不够浓厚。”
林远湖继续阐述他的观察。
“说句不好听的,如今的宁城,简直就是一片文化荒漠。具体又体现在民间民俗信仰的混乱,以及各级书院、学堂的严重缺位。”
所谓信仰混乱,倒是也不难理解。
宁城百姓既有来自雍国的,又有来自顺国以及中土的,还有一部分乃是东荒土著,彼此信仰不同,习俗各异,难免产生冲突。
尤其是迁民跟土著之间,这种矛盾冲突就愈发明显。
在大离神朝覆灭之后,东荒人族信仰便也随之崩塌,衍生出祭灵、野生神祗等特有存在,跟中土信仰有着迥然差异。
如何协调彼此之间的信仰,对地方官而言也是个极大考验。
一个处置不好就可能引发大规模冲突。
至于说各级书院、学堂的缺位,倒不是说夏衍不重视教育,恰恰相反,他在就藩之前,就曾安排千名寒门学子抄书。
只是宁城发展太快,时间也太短,还没来得及补齐这块的短板。
“臣下欲在宁城开设一家书院,请大儒来此讲经,还望主君应允。”
林远湖却也是个有雄心的。
学堂什么的设置容易,想要建成一座书院才是需要耗费十数年苦功之事。
“太丞能有此心,自是要鼎力支持。”
凭林远湖在士林中的影响力,定能请来一批名师,夏衍自是乐见的,“新建书院便名邀月,望能与重阳武院齐头并进。”
重阳武院主要用于培养武将,邀月书院自是用来培养文臣。
用招贤令招揽的各国寒门学子,终究不是宁城自身培养。
算不上宁城真正嫡系。
唯有邀月书院从小培养的莘莘学子,才可真正称得上是主君门生。
除了儒学,夏衍甚至还准备在邀月书院推广格物之学,总不能将格物之道,全都寄托在庆余堂一家商社之上。
“定不负所托!”
林远湖也是干劲十足,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
送走林远湖。
夏衍当即下令,召李唐、韩楚二将返回宁城。
军队整编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各营已然整编、驻防到位,接下来的训练与磨合,自有各营主将负责。韩李二将也该回来了。
两人一个是兵马司郎中,一人为军师祭酒,需要做的是统揽大局,替夏衍提前谋划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尤其是要将雷泽郡、延川郡放在一起,通盘考虑。
正琢磨呢。
静安却气呼呼找上门来,“哥,有人欺负我。”
“哦?”
夏衍倒是一下来了兴趣,“在这宁城,竟还有人敢欺负你?”
封君府内外,谁不知道他对静安这位妹妹宠爱至极,自打将其接到宁城,便是百般给予优待。静安每次出门,谁不敬畏三分?
所幸静安不是个嚣张跋扈的,反倒人美心善,在宁城很是得人心。
“是黑水商社。”
静安吡着一对小虎牙,煞是可爱。
“黑水商社?”
这倒是让夏衍很是意外。
“哥你可还记得,前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