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夏衍在封君府设宴,招待赵琦一行。
席间自是宾主尽欢。
翌日一早,因着除夕将至,赵琦并未在宁城久留,当即率部离开。
他要先赶往雍城,再乘坐传送阵返回玉京。
“终究还是没开口吗?”
宁城郊外,望着赵琦远去背影,夏衍若有所思。
他之前还猜测,师兄赵琦传旨只是顺带,主要目的,应该还是想留在宁城,参加第二阶段的开拓战争,以获取军功。
结果并没有。
“看来,宁城还是没能入了师兄法眼啊。”
既然对方看不上,夏衍自也没有上赶着巴结的道理。
更是无意介入夺嫡之争。
夏衍也从不是屈居人下之人,将来但凡有机会,便要自请封国。
一旦时机成熟,未必就不能取而代之,做那人族共主。
何须介入夺嫡?
送走赵琦一行,此番攻克乌阳郡的战争福利,基本也就吃得差不多,接下来就是将这些个战利品消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力。
不想。
夏衍才刚回府,静安就又找上门来。
先是汇报了一下庆余堂的发展近况,又聊了聊对乌阳郡的开拓事宜,跟着便话锋一转,“哥,薛灵素找到我,说希望将薛家商会并入庆余堂,你怎么看?”
“薛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吗?”
最近太忙,夏衍属实没空关注薛家近况。
“差不多吧。薛姐姐不知因何事,被黑水商社拿捏,导致薛家在雍国本土的生意折损大半。来到宁城,因无有门路,发展的也不是很顺利。”
说起来,当初薛灵素抵达宁城时,还曾上门递过拜帖,只是被夏衍拒了。
消息传出,薛家想要在宁城有所作为,几乎是举步维艰。
又赌输了一回。
时至今日,薛家已然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被王家生吞活剥。尤其随着大开拓令颁布,王家欲要在此轮开拓中有所作为,就更是加紧了对薛家的逼迫。
听说薛家主母都已松了口。
唯有薛灵素心有不甘,竟是想要再赌一把,欲将薛家生意并入庆余堂。
“倒也是个奇女子。”
对薛灵素遭遇,夏衍还是有一点愧疚的。
薛家无论是被黑水商社算计,还是在宁城举步维艰,或多或少,都跟他有着一点关系。
“哥你是同意了?”
静安眼前一亮,她跟薛灵素关系还算不错。
“为什么不呢?”
夏衍嘴角带笑,“别人怕王家,我可不怕。”
作为积年的经商世家,薛家自然是一块肥肉,可在王家放出风声之后,大多数家族也就打了退堂鼓,不愿参和其中。
唯有宋家等少数巨擘仍旧没有放弃,躲在暗中虎视眈眈。
薛灵素无疑是非常聪明的,深悉选择宋家跟选择王家,并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甚至可能情况更糟。唯有宁城,既不惧怕王家,又可能会给薛家一条新的活路。
庆余堂到底还是成立时间太短了。
虽然借助封地重建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有可儿、静安前后两任东家辛苦操持,到底还是家底太薄,根基太浅。
无论规模,还是渠道,都无法很好地实现夏衍的意图。
更遑论说,将触角主动延伸到中土以及各大封国。
薛家虽被掏空,到底大的框架还在,既有现成的成熟渠道,又有经验丰富的掌柜伙计以及熟练工人,招牌也还算响亮。
以上这些,又恰巧都是庆余堂所欠缺的。
可谓是完美互补。
如能兼并薛家生意,又有夏衍的鼎力支持,庆余堂必定能在极短时间实现新的跨越发展,跻身知名商社序列。
影响力也将不再局限于封地范围。
除了薛家商会本身,夏衍更看好薛灵素其人。
身为闺阁女子,不仅极具经商天赋,还胆大心细,颇有城府,如果不是时运不济,说不定还真能干出一点名堂来。
只要没有二心,将来在庆余堂未必就没有她的一席之地。
“太好了!”
静安自也是乐见如此的,笑着说道:“哥你可是要见一见薛姐姐?”
“还是算了。”
夏衍摇头,“此事既是你提出来的,便由你全权负责。”
他有预感,兼并薛家商会,绝不会像静安想象的那般顺利。
王家可不是泥捏的。
加上薛家主母这一层关系,后续怕是少不了一番波折。
正因为此。
夏衍才要借机好好历练一下静安,看静安会否因着跟薛灵素的闺中关系,而影响到后续的谈判合作。“这,好吧!”
静安虽有压力,却也并未临阵退缩。
不愧是女中豪杰。
雍宫,偏殿。
雍国公面前放着两份奏章。
一份来自宗人府。
对封君府上报的,欲纳姜漓为侧夫人一事,建议不予批准。
理由是姜漓来历不明。
一份自然便是夏衍送来的密函,简要说明了姜漓身份。
“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