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到三分之再多就有失控的风险。
他现在虽然渴求宝药,却也不会拿封地未来开玩笑。
“怎么会这样?”
客栈中,还在等待家族回复的周毅,得到消息,神情沮丧。
好好一桩机缘,竟就失之交臂。
“乾宁君!!!”
周毅眼中闪过一丝怨毒。
倘若不是乾宁君临时加价,导致他准备不足,才会落到如今窘境。
如何不恨?
夏衍自不管周毅如何想。
一个小人物罢了。
他此刻正会同户曹、工曹以及兵曹,商议后续难民安置问题。
春节刚过。
才刚有所延缓的难民潮就又汹涌而来,且比年前还要猛。
仅在过去一个月。
就有超过六万难民涌入宁城,寻求庇护。
对于东荒各大封地而言,人口一直都是刚需,却没有哪个封地能像宁城这般不设条件,没有止境地疯狂吸纳难民。
一则绝大部分封地都已渡过开荒期,人口稳步增长。
二则封地存粮有限。
随着天灾持续发酵,镜州、乾州境内不少封地也都跟着遭了殃,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内部粮食供应尚且不足,又哪有余粮安置难民?
唯有宁城。
提前国积了百万石粮食,足可供应四五十万人半年嚼耗。
自也成为这场难民潮的最大赢家。
可以想见,随着开春,那些家中没有余粮,青黄不接的百姓,还将源源不断转化为难民,不断朝着东荒涌来。
如何将这些来投的难民妥善安置,便成了封君府的当务之急。
为此。
主持难民事务的户曹掾萧离,提出营村建寨构想。
“隆冬已过,冰雪日渐消融。”
“可将难民中的老人、小孩留在城中,安排青壮年每人领取一百斤口粮,带着帐篷,发放柴刀、斧头、锄头、铁锹等工具,前往指定地点营村建寨。”
“待到土地完全解冻,便可安心开垦荒地。”
粮仓中的存粮,总有耗尽的一天。
未免坐吃山空,从长远计,必须趁着开春之前加大开荒力度,确保今夏能迎来第一次粮食收成。哪怕产量不高,至少也可作为补充,而非完全等靠要。
“照此办理吧。”
对萧离的能力,夏衍还是十分信赖的。
过去大半年的历练,加上天赋异禀,萧离早就可以独当一面,娴熟处理跟户曹相关的各类政务。身上已经隐隐有了名臣气象。
“另外再通知下去,所有新建村寨,新开垦土地,全部免除三年赋税,第四、第五年也都只征收一半赋税。”
夏衍从来都不是目光短浅,涸泽而渔之人。
“主君仁慈!”
“宁城周边匪患以及凶兽,全部肃清了吗?”
夏衍看向李唐。
“主君放心,过去一个月,巡防营一边练兵,一边备战,已然将宁城周边反反复复扫荡了数遍,绝不会影响开荒进度。”
宁城威名早已响彻郡内,那些个匪寇正担心宁城大军来袭呢。
哪里还敢自投罗网。
“差不多也该收网了。”
难民潮汹涌而来,加之开荒在即,自是越早收复全境,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