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刚处置完红莲教,吏曹属刘璟又来汇报。
主要就是吏员调配情况。
因着先后拿下葛阳县、广宁县,之前还留在雍城封君府的百余名负责抄书的吏员,已经悉数调回宁城。或是留在封君府,或是派往县衙,以为历练。
不仅如此,那些在雍城被夏衍“淘汰”的上千名寒门士子,也在封君府吏曹邀请下,或是进入雍城封君府抄书,或是启程奔赴宁城。
这时就体现夏衍礼遇寒门的好处了。
先前哪怕没有征辟,也都发给路费,登记户籍住址,后续但凡有需要,就能及时派人上门相邀。面对封君府的二次邀请,大部分寒门士子都欣然应邀。
先前夏衍还没就藩,更未显露修为,前途不明之时,他们都愿意赌上一把。
如今宁城风头正盛,哪里还会计较被拒绝之事。
有了这一批寒门士子,别说支撑新设立的阳平县,就是将来乾宁郡下辖十五县悉数重建到位,也都可满足。
历练之后,便可成为封地文臣群体的中坚力量。
如此。
哪怕是将来引入世家豪门,也能最大程度地予以限制。
如此大手笔,唯一缺点可能就是太费钱了。
仅是安置费支出就超过两万两白银,后续俸禄也是一笔惊人开销。
好在封君府最近很是发了几笔横财,暂时还不差钱。
关键夏衍舍得花钱。
不像那些个世家豪族,一个个跟个守财奴似的,将一箱箱金银珠宝藏在地库里。
大抵在世家眼中,金银珠宝便是财富本身。
可在夏衍眼里,金银仅仅只是货币。
那既然是货币,只有让其自由流通,充分流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放在库房吃灰算怎么回事?
“走吧,去招贤馆看看。”
虽然招来近千名寒门士子,夏衍却还不满足,招贤令该发还得发。
谁还会嫌弃人才多呢?
所谓招贤馆,其实就是庆余堂名下一座客栈临时改建而来。
能够住进招贤馆的,那也都是经过吏曹考核过,具有一定真才实学的人才,避免有滥竽充数之辈。“拜见少君!!!”
终于见到正主,在场士子都很激动,纷纷躬身行礼。
阳平关大捷的消息已经在城中传开。
宁城前景,比之他们刚接到招贤令启程之时,还要光明。
如何不激动?
倘若能被乾宁君相中,他们也算是第一批投效者了。
“诸位免礼!”
夏衍面容温和,破妄灵眸扫过,确实发现不少淡青色、青色命格人才。
但也仅限于此。
真正的大才,恐怕还不屑于来乾宁郡这等偏远之地。
尤其是在中土一些士子眼中,别说尚未开发的乾宁郡,便是整个东荒大陆,那都是蛮夷之地。弃之如敝屐。
夏衍的名头在雍国固然响亮,在中土却也很难激起什么浪花。
“咦?”
夏衍目光扫过坐在最角落的一青年男子,怀中抱着一口宝剑,不修边幅。
大早上就醉醺醺。
刘璟极有眼力劲,见状赶忙说道:“启禀主君,此人名叫韩楚,来自顺国。虽出身寒微,却有一身敖骨,说有大才,只是没能得遇明主。”
顺国位于雍国北面,乃是四大王国之一,镇守东境。
此番来投的士子中。
除了来自雍国本土,倒是有三分之一来自顺国。
盖因顺国才是大景皇朝开拓东荒大陆的主力军,顺国士子对于前往东荒寻找出路,自无任何排斥之心。“臣下会同兵曹考教过,此人于军略之事确实颇有见解,只是修为才淬体境后期,竞开口就要掌一营之兵,实在太过傲慢。”
“韩楚…”
夏衍微微颔首,并未有任何表示。
在招贤馆,夏衍亲自设宴招待馆中士子,并且当众承诺,凡有意者,皆可入封君府为官,自是引得阵阵喝彩,当场就又收到五千点气运回馈。
宴会结束。
夏衍却又命人将韩楚,单独请到封君府会见。
“草民韩楚,拜见少君!”
韩楚表面平静,内心却又隐隐有些期待。
他原本以为,外界传的神乎其神的乾宁君也不过尔尔,同样是个唯修为论的庸碌之君,根本无法发现他的大才。
不想竟又峰回路转。
“韩楚,听说你想掌一营之兵?”
“是!”
哪怕对上乾宁君这等天骄,韩楚仍是不卑不亢。
更是不屑解释。
“倘若真如你所求,任命你为巡防营主将,你可能服众?”
“我”
韩楚一时语塞。
他虽有自信,指挥一营之兵扫荡境内匪寨,当可百战百胜。
可修为确实是硬伤。
即便强行任命,底下将士也绝不会屈服。
不由心中苦涩。
修为低并非因着他修行天赋不行,恰恰相反,从小到大,他连吃饱饭都够呛,却能跨入修行之门,修到淬体境后期,已然堪称奇迹。
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