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的,不过也不排除机构调仓换股,规避风险。”
廖国沛分析道。
主位的张扬看着分时盘面,说出自己判断道:“散户资金居多,庄家想要闷杀散户。”
“怎么说?”
“怎么说?”
廖国沛和林广昌异口同声。
张扬目光没有移开屏幕,讲述判断方法道:“我刚才挂了1手买单查看封单情况,不到10分钟就打板进去了,按照常规排单情况,这基本不可能,说明有人利用频繁撤单与挂单,营造强购买力假象。”“再看分时成交量,经过拉10%涨停后,稳定在2000到3000手,也就是每分钟两三百万。”“大盘持续下跌后,现在的成交量已经突破了4000手,说明抛压逐渐增加,有资金正在出逃。”“有资金出逃?”
林广昌心脏猛然一颤,连忙问道:“我们什么时候跑?”
廖国沛也看向张扬,想知道己方什么时候兑现,还是说要搞一波事情再兑现。
此时他们手里还有2512.6万股华国建筑筹码,按照现价9.16元来算,他们还有2.3亿元没兑现。张扬扫视了一眼前十买单数量,随后说道:“前十买单加起来不过10万手,总值1个亿不到,再等等,等前十买单价值超过2亿,我们直接泄洪。”
“为什么不缓出?”
林广昌不解。
难道是为了维护富春路恶名?
不对吧!
富春路席位的筹码,昨天他们已经抛得差不多,现在砸盘的话,龙虎榜只会显示其他席位。“怕打草惊蛇吧?”廖国沛有些不确定地看向张扬。
“没错。”
张扬点了点头,讲解道:“如果我们在4000手的基础上再加1000,不,再加500手,4500手的总抛压已经非常明显,就是有资金要出货,散户可不是弱智,他们只是对市场认知浅薄。”
“先不说散户的事情,也不说庄家会不会突然砸盘,就单论500手,1000手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货出完?”
“所以!”
张扬眼神闪过抹锋芒,宛如一位心狠手辣的枭雄,沉声道:“与其缓出打草惊蛇,增加不确定风险,不如一次性清空,一了百了!”
除了不想打草惊蛇外,还有一点张扬没说,那就是他认为华国建筑的筹码已经高度集中,亦或者说已经掌握在机构手里。
因为华国建筑首日换手率是68.6%,这说明有68.6%的流通股票更换了持仓账户。再结合昨天的抛压点,基本都是散户最喜欢的时间。
假设说绝大部分散户都已经出清,庄家知晓这个信息后,那么张扬、廖国沛、林广昌手里的筹码就具备了一定的隐蔽性,如果此时缓出,反而会暴露己方筹码。
当然了。
这仅是张扬的个人猜测。
也正因为仅仅是猜测,他才没有说出来。
毕竟上交所有明文规定,新股上市首日的交易数据不对外披露买卖席位信息,因此无论涨幅、换手率等指标如何,华国建筑都不会出现在龙虎榜。
没有龙虎榜,张扬就只能凭借经验去猜。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不披露新股首日龙虎榜,但深交所却会进行披露,条件是涨跌幅偏离值达到15%,和换手率达到20%。
张扬不知道的是,他的猜测基本正确,现在大量流通筹码都掌握在私募和公募机构手中。
华国建筑是大盘股,一部分基建、房地产主题的公募基金会购买一部分筹码压仓底。
除了这部分买来压仓的公募外,剩下的公募和私募,都在等待散户资金到位。
1.3万手。
1.5万手。
1.9万手。
封单数量还在快速增加。
此时华安基金的一哥尚志民舔舐自己略微发干的嘴唇,眼神死死盯着屏幕。
“快进来吧,小羊们。”
“快点进来吧。”
“嘿嘿嘿。”
他内心坏笑着,像极了坑骗小红帽的大灰狼。
不仅仅是尚志民,广发基金何震、富国基金朱少醒、汇添富基金张晖、华夏基金王亚伟都张开了血盆大口,就等着散户资金到位,然后一口吃下去。
与公募基金不同,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则是陆续先行撤离,他们知道公募基金还在等待。
他们不需要0的交流,也不需要打电话沟通。
像这种私募、公募共同做局的票,基本都是私募先走,然后公募完成最后砸盘。
为什么是私募先走?
原因很简单,公募基金的钱是基民的,哪怕赚再多钱,基金经理还是拿那么多管理费。
私募基金就不同了,他们不仅有管理费,还有抽成,而且里面的钱说不定就有公募基金经理的一份。公募和私募本就是利益共同体,A股发展至今,早就形成了大量内部浅规则。
另一边的泽熙私募,交易员们同样在出货。
私募出货都很默契,每分钟绝不会超过4000手,有时候还会跌到3000手。
4000手看似很多,但那是对其他股票而言,华国建筑是新股,上